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14的文章

順服

圖片
  早起,我又跑到教會找楊牧師打桌球。這次楊牧師教導我打出旋球的方法。原來,打球並不能單純用手揮拍硬碰硬,硬碰硬的打法容易讓球噴出球桌,造成界外。若要提升自己打球的控制性,就得順著球的拋物曲線揮拍(據說還要有用拍子抓住球的感覺... )。總而言之,牧師用心的分析與教導,讓我是聽得似懂非懂。   迎面而來的每一顆球,我都努力嘗試揮拍,為的就是要揮出漂亮的曲線來擊出旋球,但最後的結果卻是頻頻與球交錯而過,連摸都摸不著邊,直到我錯失了無數顆球後,牧師才突然對我說:「嘿,啊每顆球飛的路徑都不一樣,你不能一直依照一樣的打法擊球,也要跟著做調整啊!」我才頓時間若有有悟。   到了休息時間,我們倆到禮拜堂品嘗簡媽替我們準備的咖啡。過沒多久,簡媽開始向牧師傾訴一些問題,直到她說完離開後,我才想起自己昨日也經歷了一個大的煩惱,雖然我認為自己已經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但我真的很想聽聽看牧師對這些事情的看法,於是我也提出來請教牧師。   「人啊,有選擇權的時候也煩惱,沒得選的時候也煩惱。人的煩惱都是自找的啦。」牧師笑著說,說完喝了一口咖啡,開始認真了起來:「當人們在不能改變事實(未來)的時候,我們更應該冷靜下來,而非煩惱焦慮,因為人在煩惱的時候,思慮與決策的能力是很差勁的。面對困難時,我們更應該認真活在當下,好好地充實、裝備自己,而不是空煩惱,到時候人才有足夠的能力來面對問題。」我認真地看著他,頻頻點頭。   牧師說完,我想起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當時的耶穌正面臨被出賣及死亡的挑戰,但他選擇將 他 的生命、他的時間用來向上帝祈禱,而非在原地憂愁。而在他的禱告中,讓我們看見了耶穌最終順服上帝一切安排的勇氣。 「( 耶穌)說:父啊!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  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加添他的力量。  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 路加福音22:42-44

盲人摸象

  前一陣子和一位曾任桌球校隊的朋友打球,過沒多久,她似乎看不慣我擊球的方式,頻頻教我應該要怎麼打球。她奇怪我擊中球後,拍子怎麼總是不跟著球一起出去;並且一直教我:拍子應該跟著球一起出去,打出來的球才會有強度。我聽完微笑點點頭,但還是照著楊牧師教導我的方式打球,結果惹得她心癢癢。   《蘇菲的世界》一書,曾提及一個很有趣的哲學問題:「當你問人什麼是最重要的事,面臨飢餓的人會回答食物,面臨凍寒即將致死的人會回答溫暖... 。」什麼樣的人會回答出什麼樣的問題,但什麼又是人人都視之為重要的事情呢?。   楊牧師是一位很傑出的桌球教練,在桌球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曾教出國手級的選手,甚至自己的桌球技術也可說是數一數二,所以我總是聽著他的教導學習。擊球不只是為了要擊出強球,還得考慮到許多問題,譬如:借力使力、從腳帶到腰,再從腰帶到手的力量、擊球的穩定度... 等等。我們必須學習把眼光放得遠,球才能打得長久;反之,我的桌球校隊朋友頻頻想教我打球揮拍時,要揮得前面點、揮得強一點,球才會有強度,這讓我覺得很有意思。也許正如同這本書所說的,眼光放在何處的人,說出的話就到什麼程度。   我不禁又想起《盲人摸象》的故事:趕象人牽著一隻象,遇到了四個盲人,盲人未曾見過象,所以請趕象人讓這他們摸摸象,好讓自己增長知識。而摸到象牙的胖盲人說:「原來,象如同菜頭。」,摸到象耳的高盲人說:「咦? 象應該是如同扇子!」,摸到象腿的矮盲人說:「不對!象如同柱子才對。」,而摸到象尾的盲人說:「怪啦,我怎麼覺得象好比草繩。」各人說各話,爭執不休。此刻,唯有看清大象原貌的趕象人大笑著說:「你們摸見的只是大象的一小部分而已!」   這則故事使我不禁反省自己,我想,每個盲人所摸見的都是實情,各有其參考的價值,但一知半解的知識實在毫無可誇,倘若藉此誇口,只會引起不必要的爭執,更顯得自己的無知。願上帝賜我智慧,能夠讓我在各式各樣的知識下謙卑,好讓我得著智慧,逐漸體會到知識的全貌,好像趕象人認識的是完整的大象,而非僅是象牙、象耳、象腿、象尾。 「我們若把嚼環放在馬嘴裡,叫他順服,就能調動牠的全身。  看哪,船隻雖然甚大,又被大風催逼,只用小小的舵,就隨著舵的意思轉動。」- 雅各書3:3-4

口舌與耳

  某次,小朋友打桌球的過程中,我起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念頭:「也許我可以問問看小朋友『我的桌球打得怎麼樣』。」但這個想法我把它放在心底,沒有說出口,並且很快就把它拋諸於腦後;事後想一想,我突然覺得自己很「可愛」,雖然小朋友已經會打球,但他畢竟不是桌球的教練(專家),即是我參考他的意見,得到的是正面的回應,那也不怎麼真確,對我也是無益。   這讓我想起了最近的媒體報導,有些時候的某些重要事件,媒體常常取代了專業人士的角色來進行論斷,裏頭包含的是媒體對於事件的片段報導,甚至會加入自己對於事件的評估看法;但媒體畢竟不是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他們的評估與判斷有時候並不能幫助我們看清事件的全貌。我想,一知半解的知識,對我們恐怕也是無益。   我深深地感受到,如果人不能謹守自己的口舌,那我們是否該謹守自己的耳?如果這個世代已經出現了太多太多資訊,那我們是否該擁有選擇、判斷、質問資訊的能力?   想著想著,一時間恍了神,打差了一顆球,頓時間我感覺到沮喪;但小朋友隨即而來發出下一顆球,我突然醒悟到,原來我不能被這種沮喪的感覺牽絆太久,或許我們都有打不好、犯錯的可能性,但我們都應該記取失敗帶給我們的教訓,快快地忘記先前那一顆球帶來的挫敗感,然後直直地朝「把球打好」的標竿前進。   親愛的朋友,你的標竿又是什麼呢? 「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  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 腓力比書3:13-14

陪他成長

圖片
  今天,鄰居弟弟立昇跑來找我玩,他在我家隨手拿起兩個寶特瓶一邊揮舞、一邊亂丟,表現得一副怪裡怪氣的模樣,認為我也會覺得這樣很好笑。但或許是我剛睡醒,還沒辦法會意他的幽默,我只感覺到垃圾在我家滿天飛舞,又吵鬧又沒規矩,於是出聲制止他;雖然他仍有些失控,卻也因為我告訴他「再繼續下去我要生氣了」而停止這樣的行為。隨後,他在我家看電視看到忘我,甚至爸爸叫他該回家吃晚飯也沒有反應,我三催四請要他趕快回家,但他卻被電視的情節吸引到無法自拔。這是我第一次對他感到這麼生氣,不明白小孩子怎麼會這麼頑固、不受教。   到了晚上的家教時間,看見學生的聯絡簿上又老師留下「作業未完成...」等字樣,我心底感到相當憂愁,不能明白為什麼學生不願好好善用自己的時間。今天在家教的過程中,甚至為了整理被雨淋濕的書包和考卷,花了約三十分鐘的時間,在一旁的我感到心急如焚。一直以來,我都以為自己主要負責的是擔任數學家教的工作,但此刻我卻像只花瓶一樣,坐在一旁無所適從,好像我的存在沒有任何目的;這種感覺直到我們下課前的幾分鐘,我和學生花了一點時間聊天,雖然對話並沒有什麼內容,但我漸漸的體悟到,原來我的存在,是為了要陪他成長。   我想,上帝差遣救主耶穌基督的心意也是如此。有時,我們就好像小孩子一樣頑固、不受教,當我們被自己所喜愛的東西吸引時,常常忘記了上帝(聖經)對我們的教導,導致自己走偏了道路、背離了上帝;但耶穌的降臨與上帝的同在,其中的心意,正是無比的愛、救贖、赦免、陪伴,更是渴慕人人迴轉歸主,實在是無比的恩典與慈愛,。   主啊,我若背離祢的道,懇求祢責備我,教訓我,因為我心明白,凡祢所愛的,祢必管教(希伯來書12:6),而我們因著信成為祢所愛的子民,願祢的教導永遠與我們同在,讓我們一生走在祢應許的道路中,榮耀主聖名,阿們。 「因為耶和華所愛的,他必責備,正如父親責備所喜愛的兒子。」- 箴言3:12

不能隔絕

圖片
  住在我家附近的印度小朋友 - 斌秀在台灣不需要上課,所以有很多時間待在家,跟我目前的處境有些類似。自從他得知「在附近有一個很會陪小朋友玩的大哥哥」之後,他就三不五時來到我家拜訪。 其實我在我的心底相當敬佩斌秀的熱情。因為他的中文、英文能力並不是很好,但這並不會成為他渴慕在遊戲中得到喜悅與成長的阻礙。   這使我想起最近自己正在嘗試閱讀英文的小說。自從擺脫了學校的進度壓力之後,我可以自由自在地使用自己的步調來閱讀,漸漸地我感受到文字、語言的美好;不論是哪一種語言,都有其書寫方式、文法、特殊用法、象徵的民族性... 等等,實在相當有趣。   文字通常是用以敘述事件、場景、現象、感受、方法和道理,透過翻譯,我們可以得知不同的語言各有其不同的呈現方式。而其中不變的,則是作者想要在文章內傳遞的意涵;好像《小王子》的作者(Antoine Saint-Exupery, 1900-1944)曾提到:「唯有用心靈才能夠看得真確;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看不見的。」而我相信肉眼看得見的文字是一個工具,透過這個工具,我們可以運用心靈及生活經驗來感受到作者想要傳達的道理,而這些道理正是我所渴慕 的。   聖經曾提及:「... 沒有什麼能使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 。」透過斌秀及我正在學習的英文,我對這句話有越來越深刻的體會;好像斌秀不畏懼語言上的障礙,為了能夠快樂的玩遊戲;又好像我漸漸渴慕透過閱讀原文書,來明白作者想要傳達的道理一般。而我也相信,耶穌基督就是 生命、是道路、是 愛也是真理,更是我心所渴慕的,願上帝賜我一顆謙卑且願意的心,一生走在上帝所預備的道路之中。 「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  都不能叫我們與 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主基督耶穌裏的。」- 羅馬書8:39

雨後

圖片
雨後晴空的柏油路面,一池一池的低窪,倒映著藍天; 而我彷彿一踏錯腳步,就會濺起水花、墜落至天邊。 這是我和陽光、雨水交織而出的小秘密。 ================================= 台灣的柏油路其實是到處都有坑坑洞洞的,讓用路人非常不滿意;但諷刺的是在雨後的晴天,這些坑洞的積水,卻又好像一面又一面的鏡子,倒映著美麗的藍天... 。

牛奶糖

圖片
  家教結束後,回到家門前,恰巧遇見了鄰居弟弟立昇和他的爸爸騎著單車兜風完回到家。立昇一撞見我,馬上呼喊我的名字,並且舉起他的右手要和我擊掌(Give me five),這是我們在巷子內巧遇時的默契,所以我也理所當然地舉起了我的手和他擊掌。   隨後他跑來我家找我,我看見他帶著一包塑膠袋,裡面似乎裝著些什麼。他對我說:「哥哥,剛剛我跟我爸爸去圳堵買東西,我們也有幫你買一份哦,你猜猜看是什麼。」 一方面我想著:也許是因為昨天載立昇騎腳踏車,在買飲料時順便幫他買了一罐,讓他感覺到很開心,所以他想要回饋這份開心的感覺給我;另一方面則是努力地猜到底是什麼東西:   「唔... 飲料?」「不對。」立昇面帶微笑。「不然就是餅乾!」「不對。」立昇笑得更燦爛了。「我猜不到啦,你趕快公布答案。」我迫不及待地說。「是這個啦!」立昇拿出牛奶糖送給我。   看見牛奶糖,勾起了許多小時候的回憶。我想起自己差不多還在立昇的這個年紀時,我的大姊姊(表姊)也是待我如同我待立昇一般,常常陪伴著我,和我一起玩、帶我去買一堆我最愛的糖果餅乾;每當大姊姊該回家時,我總是連哭帶追,追著她跑,幸好媽媽早有先見之明,哄騙我說姊姊很快就會回來,我才放棄繼續追著她跑。   接收過禮物後,我又教了他國小數學、陪他玩疊疊樂、以及警察抓小偷的角色扮演(我當小偷)。終於到了立昇回家的時間,我關上了家裡的大門,寫了一點日記,才又想起那一盒立昇送我的牛奶糖。我拿出一顆牛奶糖吃,發現牛奶糖已經有些融化,也許是因為立昇買了這盒牛奶糖後,把他緊緊地放在身邊,所以被他的體溫融化了一些。我把這顆融化的牛奶糖含在口中,發現它異常的黏,但口味仍然不變,依舊是十多年前的口味;也許這顆融化的牛奶糖就好像大姊姊和我,以及我和立昇之間的感情一樣,有著一份黏而不膩的忠誠呢。 「他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 路加福音10:27

義人

  騎著機車,前往餐館吃飯的路上,我看見遠方的紅燈,所以逐漸減速準備停車。紅燈下的斑馬線道上,有兩位婦人,其中一位婦人攜著一條白色的大狗,走到了斑馬線的正中央。不久,大狗作勢要排泄在斑馬線道上,兩位婦人在一旁等候。直到大狗排泄結束後,兩位婦人頭也不回地牽著大狗跑離現場,遺留大狗的排泄物在斑馬線道上。   當我抵達紅燈下方時,我看著大狗的排泄物,很想要說些什麼、做些什麼,但我實在感到無力。此時已經綠燈,我過了馬路後,不經意回頭看見一旁的柑仔店走出一位先生,拿著掃帚和畚斗,一語不發,默默地掃去地上的排泄物。而我忍不住因此停在路邊看著這位先生的義舉。   這讓我想起昨日在和教會的孩子遊戲時,突然看見庭愷、立昇在比賽,誰能夠將石子從車子的一端扔至車子的另一端。庭愷順利的扔過了,沒有扔到車子;但立昇很不幸的把石頭扔到了車子。而這一幕除了我、庭愷、旻宸、永泰看在眼底之外,車主 - 簡爸也看見了。   「吼,是誰?」簡爸作勢問道。此時受到驚嚇的立昇竟指著庭愷說:「是他!(庭愷帶頭先丟的)」這讓簡爸感到更不滿,教訓起立昇說:「騙人!做錯事情還不承認。我也會做錯事情啊!但我不會對別人說謊。做錯事情沒有關係,但是要勇敢承認,知道嗎?」立昇看似已經知錯,露出愧疚的表情點點頭。而簡爸不再多說什麼,原諒了用石頭砸到他車子的立昇。   我想,我們可以從故事中對人性有更加深刻的體會。在這個世代,沒多少有人願意承擔自己的所犯下的過錯,連孩子也不例外,這是人性墮落的開端;但不可否認的,這個社會中仍然有默默付出的義人、伸張正義的義人、因著愛包容一切過犯的義人... 。而我們的生活、社會、國家、世界,豈不因著他們而變得更美、更好? 「遮掩自己罪過的,必不亨通;承認離棄罪過的,必蒙憐恤。」- 箴言28:13

鋤頭

  和朋友們在華陶窯漫步時,我不經意地看見一間建築物上的木製門聯,其中一聯寫得相當有意思,它提到「阿公說鋤頭就是路頭」,一方面我讚嘆著先人智慧的傳承;另一方面我受到相當大的激勵,它好像在向我低語著:「看不見未來的路沒關係,信心、努力與堅持終將帶你走到你想去的地方。」   當我們開始嘗試組樂團之後,我才漸漸感受到組樂團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樂器專長;但樂團是一個和諧的整體,我們要學習讓每個人都得以適得其所、要對樂曲呈現方式有所共識、要有整體樂團的成長而非個人技巧的表現... 等。   這段默契培養的過程實在不容易,我們難免經歷一些挫折與摩擦;不過我心底滿有盼望,而且對這段過程可說像是茶水苦後的回甘,讓我甘之如飴。我不禁想起老子曾說過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深深地相信,當我志在千里,我豈會因為自己一時被絆倒而裹足不前?我在心底悄悄地對自己說: 「倘若我真的就此放棄,我絕對不會甘心。」   懇求主,讓我對上帝的信仰也能夠如此堅定,好讓一生我走在神滿滿恩典與祝福的道路中。 「你求告我,我就應允你,並將你所不知道、又大又難的事指示你。」- 耶利米書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