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3的文章

阿公的話

圖片
     阿公笑著用閩南語說:「佳正彼時還細漢,叫伊拿襪仔給阿嬤洗,來來回回幾若擺,攏提毋著,聽毋台語。」     我也笑著說:「彼時我也聽毋什麼是弓蕉跟煙腸。」     阿嬤挽著我的手,看著我輕輕地說:「好佳哉這馬聽有,會講咱這个話。」讓我感覺很暖心。    現在家庭教育大多都是講華語,父母很少跟孩子講閩南語,所以小時候的我每次回嘉義,跟阿公阿嬤講閩南語都會鬧些笑話:阿公叫我拿襪子給阿嬤洗,我拿了抹布,又拿了鞋子,就是聽不懂什麼是「襪仔」。幸好在大學時參加農村服務社,練習講了很多閩南語,後來又到神岡長老教會學習了白話字,才跟閩南語連結,也變得比較會跟家裡的阿公阿嬤對話。     看著阿公阿嬤、大小姑姑、叔叔、姑丈…等長輩們聊著他們的兒時回憶,說到自己小時候怎麼樣頑皮:偷削別人家的甘蔗只為了要燒灶、調皮時被阿公在柚子樹下修理、阿嬤一直噹阿公說沒良心打小孩、姑姑笑著緩頰說那時候都是為了家庭好…。看著有說有笑的長輩們訴說自己童年回憶,眼神閃爍著孩子般的光芒,彷彿看見他們回到童年的時光,那樸質純真的模樣。     我問阿公:「我們神明大拜拜是多久一次?」     阿公說:「一年一次,都是在農曆的四月二十三日。其實回來吃什麼也不是那麼重要,大家回家的交通費怎麼算都不划算了,只是我們尊重我們祖先的信仰,透過這些活動咱的子孫們聚在一起,來表示我們的孝道而已。」     多愁善感的阿嬤突然說到:「如果你們阿公跟我老去了,你們這些子孫不知道要回哪裡去。」     二姑姑理直氣壯的回應阿嬤:「當然還是回來這 ( 我們的家 ) 啊!不然是要去哪!」惹得眾人一陣笑,頓時也忘記了阿嬤突如其來的憂愁。       夜深人靜的時分,阿公的話依然在我心頭迴盪著。吃什麼喝什麼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心意,還有願意回家團聚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