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5的文章

上帝自有祂的時候

  當零件具有相當程度複雜的幾何形狀時,客戶提供的圖面資料是相當精簡的。通常,客戶端的工程師們,僅僅會在有重要需求的地方標示尺寸,以及標示現場加工時所需要的容許誤差範圍。當圖面交到我們手裏後,我們就要開始詳細地考察圖面上所繪製的圖面要求,除了標註出客戶端要求的公差值(公差值即為:加工時容許誤差之範圍)並標註其各個幾何形狀的相關尺寸,成為機械加工圖,以提供現場操作人員視圖,然後進行加工。在這段過程中,我的工作身分就像是語言的翻譯者,介於客戶與現場人員之間進行溝通。   事實上,我比較喜歡將客戶端提供的尺寸需求,以及我們自行另外添加的尺寸分開標示,因為這能夠讓圖面看起來更加簡潔(或許我有些潔癖?),並且讓加工、量測、品管人員能夠快速判別何謂重要尺寸,避免讓現場操作人員在加工的過程中,為了不重要尺寸而傷腦筋... 等等。然而,如果我真的將圖面分開來標示了,卻又另增現場加工人員工程上的煩惱,所以,最後我仍然決定將兩者標示在同一份圖面,以供現場加工人員方便操作為主。   忽然想起《馬太福音》十三章裏稗子與麥子的喻,是我在新約聖經裏頭十分喜愛的章節。主人對僕人說道:「不用急著把稗子薅出來啦,時候到了,就一起收割,再把麥子堆放到庫房裏,稗子拿到火堆裏去燒,免得薅出稗子的時候傷到了麥子。」   的確,上帝總是自有祂的時候,或許有時我們心急、我們憂慮,但始終不能忘記,祂使創始成終的萬有主宰,我們所需要做的,僅僅是安然信靠祂。

標準

  我目前的工作是電腦製圖人員。自從公司接了飛機零件的訂單,我們就從以往的模具產業,跨領域至航太科技業。在圖面上,這兩個領域的標示方法也大有差異;因為以往毫無經驗,我甚至常常為了要找一顆精密螺絲尺寸的容許誤差範圍而耗費大半天時間,結果仍然是沒什麼頭緒。   某日,我在網路上學習「圖學」的相關知識,不經意間,瞭解到「工程圖就像是語言,工程師要將他的設計理念,透過清晰的圖面,完整、明確地表達給現場加工人員」的根本道理,而工程師在製圖的過程中,就好像人類在表述語言,地方有地方的語言、國家有國家的語言、國際有國際的語言... 。只要我們瞭解到工程師在設計的過程中,使用的是具有哪方面通用性的標準 (Standard) ,很快地,我們就能夠正確地辨識工程師想傳遞的完整訊息,並且完整地達到工程師的要求,做出符合標準的零件。   隨著年歲增長,視野跟著開闊,我們逐漸瞭解到每個不同的社會、國家,都有其各自的法律(law)。然而,一切的規律,始終都不應該脫離了上帝創造萬有的定律(Law),倘若人們的心剛硬,偏行己路,那麼也終將自討苦吃了。   願聖靈賞賜我們一顆謙和、柔軟的心,讓我們從上帝的律法中,靈魂得著甦醒;從祂的法度裏,得著智慧。從祂的訓詞中,快活人心;從祂的命令裏,教人看見。因為祂的道,存到永遠;因為祂的典章,完全公義(詩篇19:7-9)。 ================================= 本篇引用上週五楊牧師帶領我們查經,分享到上帝的律法(Law)與人類的法律(law)。

捨己

  上個周末對我而言,是個特別忙碌的日子。週五下班後,與教會的弟兄姊妹們一起為了隔天國軒與君如的婚禮布置、練詩歌,結束後緊接著練樂團(預備明年得勝者結業式演出)。週六,上午參與婚禮並且獻詩、隨後陪伴俊宇打一下午的桌球,晚上除了教姿穎吉他之外,還有與青少年團契、教會孩子共同排練聖誕戲劇。到了深夜,已經感到疲憊不堪,甚至週日起床時身體微恙,覺得有些頭疼及暈眩。牧師娘說我可能著涼、純懿說我可能太累、而我覺得自己比較像是感冒了。   週日,恰巧是預備基督耶穌降生的待降節,禮拜接近尾聲,開始舉行聖餐儀式。我坐在距離牧師不遠處,望著他用雙手小心翼翼地拿起了象徵基督身軀的餅說:「這是我(耶穌)的身體,為你們所打破的,你們每次吃的時候,就當這樣紀念我… 」不久,牧師端起了象徵基督之血的葡萄酒說:「這是我(耶穌)的血,為你們所流的,你們每次喝的時候,就當這樣紀念我… 」。   雖然身體依然不大舒服,我仍用雙手將聖餐捧在胸前,靜靜地思想耶穌基督的教訓,不自覺間竟濕潤了眼眶;原來耶穌基督所做的一切,無不表明祂愛世人,甚至離棄華美寶座、撇下天堂榮華,還有自己的生命。原來我們透過服侍,無形之間,也踏上了跟隨救主耶穌基督的足跡。   聖誕節將近,雖有人在談論「耶穌誕生的日子可能是在夏天,因為那時候有人在牧羊」等話題,但對我而言,聖誕節的意義已經不在於冬天或夏天。我相信,此刻聖誕的意義在於讓我們透過救主基督的降生,再次思想上帝奧妙的疼愛,再次讓我們學習捨下自我、並且彼此相愛。

枕頭所

  正式工作了一個月,雖然稱不上十分熟悉,倒也算是逐漸適應目前的工作環境。當前,我的辦公地點位於三樓,屬品管、業務、設計... 等工作的樓層 ,而我與該樓層的同事們相處得頗為融洽。整體而言,我對現在舒適的工作環境相當滿意,直到我聽見老闆想將我的辦公地點調動至屬於加工現場的二樓。   與三樓不同的地方,在於加工現場有許多機具運作的噪音、沒有舒適的空調、地板偶爾可能會有鐵屑與油汙、人們不一定像三樓的同事親切... 等等。面對未知的境遇或是環境的變遷,我想不論是人類還是動物,難免都會感到焦慮不安,更何況我才好不容易習慣了新的工作環境,馬上又要被遷移至另一個空間,心底總是有些不願。   然而,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卻是這麼對我們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路加福音9:58)」。當我腦海中浮現這段經句時,猶如當頭棒喝般驚醒:「難道我捨棄教職工作投身工業界,只是為了尋找一個舒適的環境嗎?」「我的初衷,不正是 投身工業界虛己學習,精進自我嗎?」 我默默地捫著心自問。   聖誕節將近,是個思想上帝差遣救主耶穌基督降生的日子。基督為了地上罪人,捨棄天堂榮華,來到世間傳道、醫病、趕鬼,祂始終沒有忘記天父的旨意,切慕地期盼「上帝的名成聖、上帝的國臨到、旨意行在地上如同天上」為了宣揚神愛世人的福音並救贖眾人,祂可說是忙得不可開交,沒有什麼心神花在享受地上的富貴。而自稱「基督徒」的我們、自稱「跟隨救主基督腳步」的人們,又怎能口裡說著「敬神愛人」、卻成天想過著「吃香喝辣住豪宅」的舒適生活呢?   在這美好的一季,讓我們再次謙卑來思想基督耶穌降生的奧妙,也重新讓我們檢視自己生命的意義,以及追尋的方向,直到 「上帝的名成聖、上帝的國臨到、旨意行在地上如同天上」的那一天。

追求什麼

  每週六,我都依循著楊牧師教導我們的方式,教孩子們每人撿起三顆乒乓球來和我拉球,讓有本事的孩子能夠有充份的練習,也讓本事不足的孩子能在同儕之間良性的競爭下努力進取,更加進步。   然而,昨日我在做球給美儒、伯昇、彥德時,看見孩子們的開始乒乓球越撿越多,蒐集到各式各樣的容器裡頭,開始比較起「橘色」的球與「白色」的球之間的差異(橘色球比較少,所以對他們而言比較珍貴)。但我們每回合打的球數依然不變,從頭到尾都是三顆。   到了最後,孩子們甚至為了誰偷拿走了誰放置在容器裏的球而起了口角。我看了覺得好氣又好笑,對他們沒好氣地說:「就算你們拿了一百顆球,我也是只陪你們打三顆。重點並不是你擁有多少球,而是你能不能擅用你們手中的球,用三顆球對拉出一百次以上的能力(而且球從來就不是你們的,而是屬於教會的)。」美儒聽懂了我的教訓,噗哧一聲笑了出來,而她目前是這幾位孩子中能和我對拉最多球的人。   小孩子是如此,大人們豈不也是這樣嗎?為了爭奪金錢、權力、房屋、土地、福利... ,人與人之間互相起了衝突,甚至傷害彼此之間的生命,然而到了生命的盡頭,才發現自己追求的竟是一場空。「慾」有如永遠欠缺的山谷,越往裏頭追求、越感到人生的虛浮,除非到了哪一天我們有所覺悟:原來我們生命中的一切,都屬至善永活的獨一真神 - 主 耶和華。   我期待終有那麼一天,我們都能學會知足,透過感謝、讚美進入祂的殿;學會珍惜,透過祂所賞賜我們的一切,歸榮光上帝。

領路者

  接了生涯中第一份正職的工作,目前我任職於公司的設計部門,大多數的工作零件圖都會輾轉交到我的手上,由我負責將零件圖畫成提供給現場加工人員的機械加工圖。經過了一個星期的磨練,我開始感覺到自己的責任重大,馬虎不得。   同事和我分享:從前自己在公司畫了一份機械加工圖,不小心因為一時疏忽,畫錯了一個重要的尺寸,結果圖面轉交到師傅們的手上加工,大量生產、批發,最後卻不符合客戶的需求,所有原料費用都由公司自行吸收。由此可見,一張圖面的正確與否,對公司的營運有著重大的影響。   耶穌基督說:「…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馬太福音15:14)」。加工圖的正確與否正是如此,然而,在這價值觀混亂的世代更是如此,它不僅僅可能會影響到一間公司的營運,甚至影響到個人、社會及國家的生命或延續。   不過,在這個價值觀混亂的世代,我想堅定地說:「跟隨基督的人何等有福!因祂道成肉身,走在我們面前。用愛成全了一切律法、用愛讓我們學會敬神愛人、用愛捨了自己的生命,好讓我們預嚐『上帝國臨在地上好比天上』的甘美滋味!」用一生跟隨這位已經戰勝死亡的永活君王,虛己學習。即便它不是一條易路,卻也是一條終將讓我們得享永生甘美的永活之路。 「不是每一個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都能進入天國;  只有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 馬太福音7:21

  自從開始幫忙養兔子之後,我平均一兩天就得為了兔子奔波去拔草 。算一算,淪為兔子奴迄今已將近兩個月。這段日子為了照顧兔子的飲食,我開始變得更加關注社區環境(四處探看哪裡有適合兔子吃的植物),也瞭解到什麼樣的野草是被噴過除草劑的草。從我觀察以來,我認為目前最常見、最好摘、兔子又特愛吃的植物是白花鬼針草。   白花鬼針草又名大花咸豐草、白花婆婆針、赤查某(閩南語)... 等。其擴展性極強,因此被列為台灣數種危害力極高的外侵植物之一。   想起一年前,在跟隨楊牧師到農場工作的期間,他教導我:「大花咸豐草在台灣是有害的植物,它擴散得快,葉片又大,容易遮蓋農場內尚未茁壯的樹苗,侵占養份。然而它雖然葉片大,根卻扎不深,缺乏保護土壤、避免土壤流失的效果。」言下之意,好像是在暗喻這個世代講話大聲的人很多,喜愛浮誇表象的人很多,然而這樣的人卻少少能夠擁護真理,恣意在人的心裏播不好的種,扭曲了社會的價值觀,忘記了老子「大音希聲」的教訓。   下午,我獨自一人靜靜地在教會拔著兔子要吃的草,靜靜地想著耶穌基督麥子與稗子的譬喻,靜靜地等待上帝國臨到的時候。而我相信,那個時候不會離我們太過遙遠。

不材之木

  求職的過程中,蒙得許多人的關懷、建議及指點,是我心存感恩的。然而,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你明明已經有教師執照,怎麼不去當老師(或補習班教師)?」每每面對到這個問題,「回應」對我而言就是一個小小的挑戰。   我想起莊子的一段寓言故事:「從前,一位石姓的木匠要去齊國,途中在土神廟旁遇見了一棵極大的欒樹,樹可庇蔭數千頭牛,枝枒之粗可造數十艘木船,圍觀的人甚多,然而石姓木匠卻不把它放在眼裏。   木匠的弟子細細觀賞了這棵欒樹,隨後跟上木匠道:『師傅,弟子隨師以來,從未見過如此碩美的樹木,為何師傅卻不把它放在眼裏?』『快走吧,它不過是棵散木,用它造船會沉、做棺會腐爛、做柱會遭蟲蝕... ,不過是棵不材之木,才能夠活到現在』   然而,木匠當晚做了個夢,夢見欒樹責備他說:『你拿什麼和我相比?是會結果的樹嗎?是能建造的樹嗎?你要知道,那些樹正是應為自己的才能而被磨耗了生命,遭人採摘、踐踏、砍伐。他們之所以夭折,都是因為侷限於世俗的眼光才遭害。你這個閒散之人,又怎能理解我閒散之木呢?』」   此刻,我想自嘲自己不過是棵「不材之木」。然而,願終有那麼一日,我能像那不材的欒樹,碩大且多枝,讓眾人得庇蔭與安息。

信心之路

  「如果你對我們有興趣的話,我相當歡迎你」今天面試時,公司的劉老闆對我這麼說。「我想,產業(實務)與學業(理論)必須兼顧發展,我一直有個夢想,我打算在我們公司創辦另一種職業學校,由像你們這樣有理想的年輕人來執行,讓台灣的工業能夠相較其他國家更有競爭力」。   我們暢談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劉老闆對我的教育背景相當感興趣,他提及:「雖然我目前就職工業,但我也是教育背景」、「我認為教育家不能只是為求安逸的生活,而是要有熱誠」、「工業應該要在地化、深根化」、「許多職校背景出來的學生,技術完全不行,責任就在於老師」、「我曾到某職校提出『教師再進修』的計畫,結果卻不了了之!」... 等等。我聽得津津有味,深深被他提出的想法吸引,感覺到他是一位有遠見、理想、異象的領導人。   其實,求職的旅途,對我而言也是一條信心的道路。事實上,這一路而來我都是四處碰壁的,甚至昨天以為能在神岡某間腳踏車大廠能夠順利求到一份工作,沒想到馬上就收到落選的通知,我感到有那麼幾分沮喪和失望。彷彿自己走在充滿風浪的海面上,只要一失去信心,就會沉落海底。然而祂的話語卻是我這一路上的光,讓我明白「守分安命,順時聽天」的道理,紮實地預備自己,聽從上帝的安排。   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通往天家的路也不是一條康莊大道,然而我們都當背負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主,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願上帝的國臨到這個國家、這個社會、臨到我們中間。也願上帝持續引領我前面的腳步,讓我明白生命的意義,在於歸榮光予主。 「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 - 羅馬書14:17 ================================= 「神要開道路 在曠野無路之處... 」主啊,願你差用我... 。

寬恕

  我性子急、求好心切。在學習桌球的過程中,常常在思考著「該如何才能把球打好」,所以,偶爾與弟兄姊妹們練習的過程中,若留意到有人不斷地在同一個球路失誤,好像無頭蒼蠅,沒有意識地在靠直覺打球,沒有在思考、調整及反省時,我會開始感覺到失去耐性,一則是練習彷彿沒有多大成效、一則是覺得是在浪費時間。   然而,每當我感覺到自己的耐性即將要被磨耗殆盡時,我會轉而向上帝祈求幫助。我想起耶穌基督教導門徒向上帝祈禱的主導文說道:「赦免阮的辜負,親像阮也赦免辜負阮的人... 」。   事實上,我在生命的道路上,又何嘗不是跌跌撞撞,常常蒙得上帝及人們的寬恕呢?   或許,耶穌基督的教導已經很明白,並不是他人需要被寬恕,而是我們自己需要寬恕他人。因為耶穌基督要我們透過寬恕他人,來體會上帝寬恕我們罪過的宏恩,藉此體會到神愛世人的真理。 ================================= 祈禱: 走在這條信心的道路上,它不是易路、不是寬暢大道。 但主啊,幫助我,教我不致動搖,教我明白生命的真義; 不教我倚靠自己的聰明,不教我偏行自己的道路; 但教我全心全意倚靠祢。

屈志

  古人說「初生之犢不畏虎」,退伍後,我自以為條件還算不錯,所以上網隨意投了一份履歷,就開始癡癡地等待回應。媽媽得知這一件事,相當急切地教導我:「投履歷不一定等同於任職,你應該多投幾家公司,這樣你才會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   這段經驗讓我想起《朱子˙治家格言》中的一段話:「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初出江湖,有理想和抱負固然很好,但有時候,缺乏社會經驗的年輕人們更該虛心向已經步入社會的前輩們虛心討教,才不至於讓理想變成妄想、讓抱負成了辜負。   摩西壯年時蒙上帝呼召,要他領上帝的子民──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不計算婦女和兒童,光是男丁,就有六十萬人(出埃及記12:37)。然而摩西缺乏信心,不斷用理性來批判自己,甚至三問上帝;最後還因為自己口才不佳,懇求上帝不要差遣自己。   其中有一個問題問道:「我到以色列人那裡,對他們說:『你們祖宗的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他們若問我說:『他叫什麼名字?』我要對他們說什麼呢?」然而,上帝的回應相當有意思:「我是自有永有的(I am who I am)…」。原來,上帝要摩西、要以色列投靠的,就是那創始成終的主宰──耶和華。(出埃及記3)   願我們都能透過這段經文得到智慧,盡心盡意來信靠那位自有永有、創始成終的神,不單倚靠理性,更是倚靠信心來跟隨主。

  有一首極美的詩歌這麼唱著:「雖不見祢,觸不到祢,但是我知祢一直就在我心底… 」。我好喜歡這一首詩歌,除了旋律優美之外,就屬歌詞簡明扼要,又觸動人心。對我而言,上帝正如歌詞所說的,在人類的感官、理性常常沒辦法接受祂的存在,然而唯有透過信仰,得以讓我真實的經歷上帝的宏恩。   「形上學」的中文字源,取自於《易經•繫辭上傳》,裏面說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藉此可知「道」是超脫形式之外的存在。此外,在《約翰福音》中記載耶穌曾對學生們這麼說:「我就是道路… ,若不是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翰福音14:6)。   這一段是耶穌和學生(多馬)之間很有意思的對話,學生問:「主啊,我們不知道祢往哪裡去,怎麼知道那條路呢?」尋思,學生問的是確切的位置,然而耶穌的回答卻是超脫時間、空間的方向,藉此告知學生「我就是道路」。   願主憐憫世人,教導我們明白上帝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神,無論在高山又或是低谷,祂都必與我們同在。也懇求上帝增長我們的智慧,好教我們不偏行己路,而是跟隨耶穌基督的腳步,走在那條滿有恩典的道路之中。 =================================   本日靈修時,回想自己與上帝之間的關係,心頭浮現一些感動:「或許不是上帝沒有回應我們的祈禱,而是我們太過渺小無知,以至於我們未能發現自己活在上帝的懷抱當中」。   再一次向上帝求憐憫,教導我們有開闊的眼光、心胸,來承接上帝的慈愛,來進入上帝的國度裏。 :)

我信,因為無理

  「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一書,運用曲折離奇的故事,漂亮地結合了人類的本性、感性、理性、靈性… 等特性,構成了一本難得的文學小說。我喜歡小說中對於動物、人類、信仰三者之間那相當細膩、具有靈魂且樸質的描寫,讓我幾乎就要相信這一段故事是真實的。   感官、理性與信仰三者是很有意思的交集。我印象特別深刻神學家德爾圖良(150年-230年)的名言:「我信,因為無理」。他提出「在人類感官所不能及的,需要理性來補足;在理性所不及之處,則需要信仰來彌補」。   這一段話讓我相當有感觸。我必須得坦承自己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曾經,同時間面臨到課業、情感、家庭、信仰…各方面重挫的我,變得躁鬱恐慌,難以再相信任何事情,精神不穩定、身心失調、情緒低靡,猶如行屍走肉,甚至感覺到生命沒有意義。在我的感官與理性都不能救贖我脫離死亡的恐懼時,我決定再一次選擇信仰,即使它曾經讓我跌倒,讓我深深地懷疑,然而卻也唯有它能夠給我再一次站起來的希望,即便我的理性不斷在我心底產生強烈的衝突,我仍選擇信仰,讓它成為我的力量。   熬過死蔭的幽谷,經歷了失眠、憂鬱、恐慌、消瘦的歲月,如今的我,要用我的生命來作見證,是上帝領我走過了荒蕪地曠野,讓我不論身處何處,皆能夠得到盼望和力量。 「...耶穌說:『不要怕,只要信!』」- 馬可福音5:36

中秋夜

  「這是我的身軀,為著你們所打破的」,這是救主耶穌基督於「最後的晚餐」之時,對門徒們所說的一段話。   我時常自嘲自己跟「胖虎」一樣是孩子王,只不過不像胖虎一樣,反而常常有一堆孩子喜歡跑來找我玩,我想這是上帝恩賜給我的特質,我總是心存感謝,不特別引以為傲。   為了今年度的中秋烤肉音樂會,我和彥安時常團練到深夜、和大小朋友們搭建營火搭得揮汗如雨、烤肉當天洗碗筷、搬電子琴、桌椅、擴音設備…等器材,直到開始烤肉,一群孩子環繞在我身邊,要找我挑戰「許純美拳」,此外,還得安排音樂會演出的相關事宜… 。老實說,我實在沒有時間好好坐在板凳上專心地享用烤肉大餐,不過卻也因為這些人、事物,讓我感覺到自己忙得不亦樂乎。   熱鬧完了,回到家,安靜地沉澱自己的心情。腦中再度浮現起基督的這一番話。尋思,耶穌基督的尊貴之軀,為了世間罪人捨了自己,盡自己的時間、精神,甚至生命奉獻給世人;原來我也開始學習起基督的精神,漸漸地捨了自己,愛我身邊的人、事物。   今年的中秋夜月,雖受杜鵑颱風的影響,烏雲密布,無法觀賞;陣陣強風,綿綿細雨導致不便燃燒營火。但我們因為愛而相聚、而分享、而同樂,豈不比中秋夜月更美?比雄雄營火更加溫暖嗎? 「...要記住主耶穌自己說過的話:『施比受更加蒙福。』」使徒行傳20:35

牧兔

  簡媽因為某些因素,不便再養兔子,所以不捨地將她兩隻兔子「過戶」給我,期許我能夠代她好好地照顧「布丁」及「灰寶」。我除了偶爾開開簡媽的玩笑說:「爺爺講:『兔肉炒三杯、麻油烹兔肉很好吃。』害讓我好心動。」之外,我倒也認真照顧起這兩個小動物,體會起上帝創造生命的奧妙。   除了小時候姊姊養的貓、媽媽養的狗之外,這次養兔子可說是我第一次挑起責任,照顧動物的經驗。回想起楊牧師訓練犬的方式,他說道:「我餵養自己的狗,從來沒有所謂的放飼料到碗裏,任由牠吃。而是一次一顆,都是從自己的手心供給,藉此建立狗與主人之間的關係。」   尋思覺得有道理,所以除了天天餵食日用的野草之外,每到了夜晚,我便餵食牠們倆最愛的飼料,一次一顆,先叫聲「布丁」或「灰寶」後再行餵食。日復一日,起初叫牠們名字沒有反應,至今只要我一呼喚,牠倆馬上就豎起耳朵,睜大眼睛探望我的方向,同時朝向我奔過來,爭先恐後,模樣十分討人喜歡。只是我未曾想過兔子也有相當程度的智商,能夠認得主人的呼喚。   此一訓練模式於心理學稱之為「古典制約」,為十九世紀末蘇俄心理學家巴夫洛夫所提出。甚至後人透過「古典制約」的操作模式進行行為治療。   藉此,我也開始思想起上帝與人類的「約」,透過先知,祂讓人們明白祂的應許必不落空;透過基督,祂讓我們知道祂的愛要在這個地上成全。或許,祂正如同我盼望兔子認得我聲音一般,期待終有那麼一日,人人都能夠聽見來自於祂的呼喚,明白「神愛世人」的心意。

篳路藍縷 - 《築夢大道》觀影心得

  週二,赴了彥安的約,早上帶教會裏的小黑去獸醫院看診,中午到了戲院看現正上映的歷史劇情片「築夢大道」。電影是描述1965年,由社會運動家馬丁˙路德 金恩博士,號召美國國民於埃德蒙佩特斯大橋(E.Pettus Bridge)以「和平、非暴力」的方式進行抗爭行動,來爭取全國黑人的投票權。   對我而言,這是一齣沉重、寫實卻又激勵的電影;尤其五十年前的先進民主國家--美國--尚且走過這一段真民主化的歷程,身為寶島子民的我們,更需要一齊面對建國僅百餘年的民主國--台灣。   耶穌基督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加福音9:23)」我想,金恩博士以「和平、非暴力」的精神來抗爭,正是效仿基督獻身捨己的精神;即使遭受不解或惡意攻擊,仍然奉守基督「以善勝惡」的理念,持守到底,豈不與中國大儒的「以德報怨」不謀而合?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我們知道「真民主」不是一條易路,卻是一條通往真理、與生命的道路。願台灣搖籃裏的孩子們,能夠搖出一個共同的夢想--開啟一條大道--一條邁向陽光的康莊大道。 「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羅馬書12:21

精神

  「當你不懂得如何擊出拋物線的軌道,就表示你不了解桌球的精神。」我對著集球網獨自進行遠距離削球時, 楊牧師坐在我左後側的椅子上,一邊講解設置桌球網的意義,一邊 比劃著兵乓球的軌道應該如何行走。我愣了一會,尋思自己 究竟是 哪個環節出了差錯,導致他說了這一句重話?   原來,削球是一門慢節奏、防守型的的功夫;我本性急,想快快地學好這門功夫,倒誤把削球打得又強又快,以至於時常衝出去的球還未能在空中劃出拋物線,就直直地衝進集球網(或掛網)自殺。我仍呆立著,想起牧師先前的教訓:「常常,人覺得打球就是要拚搏,球打得越強、越轉,比賽起來就越是好看;但又有多少人想過,『競技桌球』的重點不是在比誰打的球好看,而是在比輸贏的?」   當下心念一轉,又想起使徒保羅教訓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們說:「你們中間有人說沒有死人復活的事,若沒有死人復活的事,基督也就沒有復活了;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哥林多前書15章)」倘若基督徒不明白「基督為世人而死,第三日後復活升天」的真理,那我們所信的不過是徒具形式的宗教罷了。打桌球若只懂得打得快、打的旋,卻不懂得以小搏大、借力使力的精神,那麼一切所學也只是徒有其表了。   想通之後,削起球來,手臂已不在緊繃使力。我蹲著沉穩地步伐,待球從地面彈躍至最高點,重力與反作用力互相達到平衡,一切彷彿靜止的那一瞬間,揮舞球拍,輕輕摩擦球的後下側,腳步重心由右至左移轉,再柔柔地將球拋起,此刻乒乓球所劃出的球道已經有別於往,而是一道具有弧度的拋物線。

韻味 - 《刺客 聶隱娘》觀影心得

圖片
  近期正在拜讀金庸系列作品,恰巧讀到「俠客行」裏頭額外收錄清代畫家任渭長的「卅三劍客圖」,以及金庸對於這三十三位劍客故事、背景介紹。其中有一篇,就是出於唐代裴鉶所做的「傳奇」裏的「聶隱娘」;也正是當前侯孝賢導演的武俠新作「刺客 聶隱娘」的故事由來。基於這段奇妙的巧合,讓我不得不對這部電影心動,即便前三天才看過一部當紅的國片,也無法消弭我想看這部電影的決心。   我默默地在包包內塞了一杯梨山烏龍茶、拎著一包爆米花、一杯可口可樂和一張電影票走入了戲棚內,電影不久後開播。觀賞了約二三十分鐘,爆米花三兩下吃完之後,我漸漸開始明白為什麼這部電影在網路上會得到那麼兩極化地評論。就普遍的電影而言,一齣故事的鋪陳、主軸、結尾通常都猶如西洋油畫一般清晰,節奏緊密,不隨意拖泥帶水,好像可樂一般讓人即刻感到過癮;然而侯孝賢所執導的「刺客 聶隱娘」,則好比東方的墨畫,意在筆先,除了刻劃逼真的武打橋段外,我就是喜歡欣賞演員約莫十幾秒不說話,用神情來鋪陳劇情的發展,沒有什麼華麗特效,沒有高潮迭起的激情故事, 倒像是去了糖的梨山烏龍,入口之後,韻味無窮。   可惜,這不是人人都能夠接受的電影。酸辣湯喝慣的人,怎麼還會想喝青菜豆腐湯呢?   即便如此,我仍然欣賞侯孝賢導演「求實」的拍片精神,沒有加油添醋,卻讓人在清淡平凡中看見「真」,這未必是喜歡調味料的人所能接受的。   透過這部戲劇的拍攝,也讓我對「真理」重新檢視。或許「祂」好像這部戲所追求的「真」,並不需要太多的文字語言,有時候一個神情、一滴眼淚,就足以讓我們明白「上帝愛世人」的道理,而且值得讓人一再回味。  「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   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 羅馬書8:26 附圖為自己寫的題字

朽木

圖片
  近期,撿了一塊半朽的樟木,直徑約莫我的一個手掌大,高度大約三十公分左右。我趁著退伍後的空閒時間雕刻著這塊樟木,然後在上頭書寫了「朽木」二字做浮字刻。   正值雨季,除了用餐時間我很少出門,在家的時候我常常把玩著這一塊木頭。某一回,媽媽看見我在木頭上寫了「朽木」二字,同時對它又雕又刻地,於是笑著引用孔子的話說:「朽木不可雕也」,而我有些俏皮的開玩笑回應:「那如果我把它雕成了,不就顯得我很厲害了嗎?」隨後,我們母子倆相望,呵呵大笑著。   事實上,我知道自己書法及雕刻的技藝仍有許多進步的空間,所以我是否能夠賦予這塊半朽的樟木獨特的面貌,倒不是我想表達的重點。雕刻時,我常在心底問著自己:「雖然古人說:『朽木不可雕也 』,但如果藝術是被材料、形式所侷限的話,它對人類而言就不會這麼備受重視了;藝術不正是因為它能透過各種圖像、文字、聲音、材料... 等形式來表達人類的感動、寓意、精神而偉大嗎?」所以這一次我捨棄了工整的雕刻手法,反而採用粗曠、不規則地雕刻方式來呈現這一次的作品。   或許這個世界上的真理也是如此奧妙。牧師常教導我們「上帝的啟示不只是存在於聖經,還有自然啟示、歷史啟示... 等」,上帝創造了多元又豐富的世界,難道我們不應該用更加開闊的心胸來學習、來接納嗎?   我很慶幸自己生長在一個擁有多元民族的島嶼國家。願我們都能夠在此相互學習,得到更加深遠的眼光,藉此觸及上帝所要曉諭我們的真理。 ================================= 附圖為半成品,還在加工中,先撰寫一篇文章來記錄此刻的感動... 。

桌球

  自2012年我來到神岡教會,同時學習打桌球迄今,虛幌間已過了三年。除了服兵役這一年來陪著鄰居弟弟、教會小孩、朋友們在周末期間打打玩玩,鮮少認真地巴著楊牧師學習、請教功夫。算一算我真正學習桌球的日子也不知不覺就足足有了兩年。   今晚,戶外驟雨不斷,除了牧師和我之外再也沒有其他人到教會練球。我們倆上了球桌,我悄悄地瞄了牧師一眼,見他笑也不笑一個,暗自心想:「他大概是要好好『修理』我一頓了罷。」果不其然,我們意思地簡單對拉了三球之後,只見他眉頭也不皺一個,默默地轉了手腕,將他那拍面轉向正手,用黑色長顆的膠皮冷不防地把球擊了回來。然而我還未能適應剛才的球路,轉眼間這一球的勁道、速度、旋度都已大不相同。我只能在短暫的時間內,下意識踏著慌亂地步伐、轉動腰部、順勢揮動僵硬的手臂擊球。乒乓球疾速衝入我的紅色平面膠皮,隨即從我的拍面反衝掛網,隨後被網子的反作用力輕輕地撥回我的方向後,又因球本身的旋度而往牧師的方向滾去。這情景不過一兩秒鐘。   相似的情景練了約一簍球(一簍約150~200顆,依照這種練法,每顆平均對拉3至5下),此刻,見牧師大氣也不喘一個,我早已地汗珠已如戶外驟雨,頭巾、內衣無一不像浸過水、擰不乾的模樣。甚至不知覺中,汗水竟灑落到球桌上,讓牧師誤以為屋頂破洞導致漏水,可說是打到揮汗如雨。而我仍然抓不到破解顆粒膠皮的竅門所在,更甭提楊牧的球路時而勁、時而弱、時而長、時而短,忽左忽右,迎面而來飄渺不定,總教人難以捉摸。於是乎心頭生了小小埋怨:「老天,楊牧師是正經的想教我練球嗎?」但不久心念一轉:「畢竟他經驗老到,我相信他用這方法教我練球想必定自有他的用意!」所以仍舊虛心求道。   不久,我又落了一顆球。我速速地回復到擊球姿勢,即便已經開始感到疲憊,我仍試圖聚精會神,準備迎接下一顆發過來的球。只是未見牧師發球過來,倒是聽見他心切的教訓:「為什麼你總是用同一招來擊球咧?」我緩緩地抬起頭,只見他眉間深鎖,用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語調繼續說道:「球路本來就有千變萬化種,你總是一心急著想要擊球(或:拚搏球),卻不能把球路控制好,就只能被人操弄。」接著細細的調整我手腕的姿勢,說:「事實上面對顆粒的球反而簡單,只要看清楚球路怎麼來,你就走麼走,擊球姿勢其實都一樣... 。」   頓時間,我彷彿領悟到了什麼。《金剛經》寫道:「凡有所相,皆是虛妄」。雖然楊牧師所說的看似

軍旅心得-(2)上帝國在動物園?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者 Yann Martel運用他的文筆一再挑戰人類的刻板印象;我尤其喜歡他描寫「對於『動物』而言,動物究竟喜歡(合適)動物園或大自然」的批判。針對這個問題,我做過小小的調查,在退伍前逢人便問起這個迷思,果不其然,得到的答案一概都是「大自然」,我猜想這或許是人人皆受到了「不自由,毋寧死!」的偉大精神所感染。    Yann Martel在此書大約 提到以下的論點 :「... 我們先把那些為了賺錢而敗壞動物園名聲的動物園撇在一旁。相較於動物園,在大自然裏動物確實享有完全的自由,但牠們必須要面對到殘酷的物競天擇、狂風暴雨時未必有遮蔽、生病的時候沒有專業醫療照護、肚子餓的時候未必能餐餐有食物享用、遭遇天敵的攻擊時沒有柵欄保護安全、在龐大的社群團體中也必須要面對現實的社會階級之分... ;動物園就不大一樣了,雖然它的空間必定遠不及廣闊的非洲草原,但好的動物園會設置擬合適動物的自然環境空間來讓動物居住、遮風避雨的空間是有的、生病時有專業獸醫照護、餐餐有美食、除了人類之外再也沒有天敵攻擊、動物間吵架了也會有人來調解糾紛... 。如此一來,你說對『動物』而言,牠們究竟會喜歡動物園還是大自然呢?」每當我在問題之後提出了上述的論點,朋友們的答案似乎就開始動搖。   入伍前曾聽聞人說:「當兵就像進監獄(或:動物園),真教人生不如死!」尤其當時「洪案」事發不過一年,教本身就有恐慌症的我在面對未知的部隊環境時更感焦慮。然而,很快適應了團體生活後的我,倒是有幾分喜歡這一個大大地「動物園」(即使它不是五星級的動物園)。   某日,我在部隊中,正在煩惱著人際問題時,信手翻閱起頌博、君安贈送的日記本,見他們倆引用《詩篇100篇》的經文勉勵我:「... 當稱謝進入祂的門;當讚美進入祂的願...。」我頓時間豁然開朗,「原來不論我身處在自由的『大自然』或『動物園』,只要我『稱謝』、只要我『讚美』,就得進入上帝的國!」   「我雖行過死蔭的幽谷,也必不怕遭害... 。」成為我心的寫照。此刻的我更加堅信,不論我得溫飽或飢餓、不論我得自由或受監禁、不論我受歡迎或被排擠;不論如何,我腳所到之處,皆心存上帝,如此一來,在那裏祂即必與我同在,如同與約瑟同在一般;而有上帝同在的地方,不論在何處,都是美好的「上帝國」。

軍旅心得-(1)

  退伍後,回過頭來再一次閱讀自己去年購買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或許是經歷多了,亦或者是更細心地閱讀了,總讓人覺得慶幸,慶幸自己買了一本很有意思的小說。   相較於中文翻譯的書名,我更喜歡《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英文書名(Life of Pi)。本書以船難歷程為分界點,區分為三大章:第一章敘述主角遭遇患難前的印度童年生涯,第二章說明罹難後至獲救前的經過,第三章則是描寫於主角墨西哥獲救後的敘事。此書的中文書名過分著重於第二章的「奇幻漂流」過程,然而它的格局不僅僅於此,作者於英文的書名很清楚地告訴了我們,這本書要描述的是「少年 Pi 的『一生』」。此外,主角還希望透過他一生的故事,能夠讓聽見的人相信上帝的存在。   退伍至今,曾有不少人邀請我分享「退伍」感想。然而,正如我對《少年Pi的奇幻漂流》書名的批判一般,難道我當兵這一年來,值得分享的只有我對於「退伍」的感受嗎?我想,生命之所以精彩,是因為我們透過信仰,看見上帝在我們生命中有所奇妙作為;好比使徒保羅所說:「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較愛神的人得著益處(羅馬書8:28)」,而不是僅僅被侷限於我對「退伍」的感受。   我也深切地對自己有所期許,願我能夠在近期內好好地整理出我的「軍旅」感想,透過交流、分享,叫聽見的人也能夠得著益處,正如同主角 皮辛‧帕帖爾(Piscine Patel)所自信的對每個親近他的人說:「我有一個故事,你聽了之後就會相信上帝的存在。」

展翅

  我永遠忘不了剛滿十八歲時,我在柏油路面上騎著機車、催著油門、身後載著指導我騎機車的姊姊的情景。從小騎腳踏車騎到大,用盡吃奶的力氣連環踩著腳踏板,有如黃飛鴻的絕招「佛山無影腳」一般神速,單車前進的時速也不過二十公里上下;騎著單車四處跑,離開了神岡、經過了豐原、衝到了潭子之後再緩緩地騎回家,體力不支而中暑的我馬上被送到診所治療。   但是騎機車就不一樣了。當時,我坐上了騎乘機車的前座,雙手緊緊的牢握手把,屏氣凝神,可比初學飛翔的幼鳥準備離巢一般;姊姊在我身後不斷地叮嚀:「油門千萬別催太快啊,我們的命都握在你的手中了。」更是讓我感到緊張。直到我緩緩地催出油門,摩托車隨著我的右手轉動幅度而加速前進時,十公里、二十公里、三十公里... ,漸漸增加的速度也使我的心情跟著興奮了起來,感覺就像是在柏油路面上長了潔白的翅膀,只要展翅,我就能隨著迎面而來的風翱翔。「原來不用練成佛山無影腳也能夠有這麼快的移動速度呀!」「天啊,我自由啦!」我心頭浮現出了這兩句話。   入伍後,我把機車轉交給正在高雄就讀大學的妹妹。而我休假時,就騎著從小騎到大的單車當作交通工具,也從來沒想過退伍後的交通該怎麼辦。   直到退伍前的某日,和君安聊天的過程中,她提到自己即將出國一年,想請我能夠幫忙她保管機車。除了感謝君安之外,我也感謝上帝的安排;雖然君安和頌博即將離開我們前往澳洲工作一年,心中滿懷不捨,但我相信或許正是這個時機,他們倆能夠在國外增廣見聞,收穫成長。而退伍後的我,也即將步入職場,開啟了我生命中的下一段篇章。   頌博、君安即將出國,幸芸即將前往司馬庫斯原住民部落工作,幸臻也準備前往台北擔任藥劑師一職... 。神岡教會的青年們一個一個離了巢。但 或許正是這個時機,因為我們都已經逐漸長大,邁入了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好像初學飛翔的幼鳥一般,透過學習,更深刻地體驗生命的意義,更努力追逐真正的自由。就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展翅上騰,我們要看得更高、更遠。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    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以賽亞書40:31

種子

  午餐過後,我靜靜地坐在餐桌前,聽著宗益學長分享自己對於未來的憧憬:「未來,我想要常常到教會跟你學習吉他、找老師學鋼琴、然後和你一樣學好英語,我還期待自己能夠寫一部關於自己愛情故事的小說,我甚至已經有想法,開始在想書名了... !」學長興奮地說完,我堅定地望著他,對他說:「我相信你可以。」   事後,學弟舜德笑著對我說:「學長,我覺得你這太官腔啦,這夢想太不切實際了,而且我覺得他寫小說也不會賺到多少錢,大概也沒多少人會想要看... 。」我有些嚴肅地糾正他:「你知道嗎?一顆小小的種子,只要將它落在土裏,給予它足夠的養分、澆灌、日曬,它可以成為比人還高的大樹;一個人的信心難道不也是這樣嗎?我們對一個人的決心給予肯定與鼓勵,誰人能夠預知他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模樣呢?至少他已經有了一顆願意改變的心,比起沒有心想要改變的人,他已經跨出了自己的第一步。」說完,我看見舜德點點頭。   常常,我們都習慣對某些較不被討喜的人貼上特別標籤,並且對人進行論斷,彷彿在宣告一個人的罪名,而在我們眼中這個罪名會跟著他一輩子。然而,上帝的神蹟就在於「... 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世人所看輕騎著驢子進耶路撒冷城的耶穌;頭戴荊棘、受人戲弄、被釘死在十字刑具上的耶穌,最終完成了他的使命,贖回眾人的罪惡,這難道不是許多人津津樂道的美好故事嗎?   因此,一直以來,比起屬於人生勝利組的朋友們,我更喜愛給予處在缺乏、困境中的朋友鼓勵與支持。我深深的期盼在他們心中播下愛的種子,願有那麼一天,種子發出幼苗、幼苗發出枝枒,最後長成能夠自給自足的植物,甚至能夠成為供應飛鳥棲息、覓食的健康大樹。 「耶穌回答說:『...我確實地告訴你們:如果你們有像一粒芥菜種子那樣的信仰,就是對這座山說『從這裡移到那裡!』它也將移開;而且在你們,將沒有不可能的事。」- 馬可福音17:20

形象

  我不是一位修邊幅的人,然而因為部隊重視形象,所以這對身為軍人的我而言有些輕微地適應不良。前兩日因為床鋪、內務沒有整理乾淨而被稍為地教訓了一番,更是讓我有了深刻地體會,原來「形象」真的是軍人的「第二生命」。   此外,一直以來,不論是師母還是部隊內的長官都不斷地鼓勵我寫文章投稿至部隊的刊物;說得好聽是替部隊爭光,講得現實一點則是為了要爭取上稿以換來榮譽假。我曾心想:「我又何樂而不為呢?反正我本身就有撰寫文章的習慣,如果能用我寫過的文章來投稿,既能夠替部隊爭光,又能夠換取榮譽假,這難道不是一石二鳥嗎?」直到我寫了好幾篇發自內心的感動,卻又沒有多少人看得懂的文章,長官建議我多多閱讀部隊刊物,參考什麼樣的文章能夠被登上稿之後,我就開始漸漸地對「投稿至部隊刊物」失去熱情;一位來自國語文學系的博士弟兄所撰寫的文章都不被刊用了,那麼我又是誰?從何處而來?憑什麼我所撰寫的文章要被採用?   我所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麼長官要求我應該要多多閱讀「部隊刊登的文稿」,而不曾邀我多多閱讀能夠豐富生命、增添內涵、帶來感動的文章?   對於軍人的「第二生命」我不便多加評論。或許我的文章並不能夠合人的心意、不能夠討人的歡欣、不能夠建立部隊的良好形象;然而,我唯願自己永遠都不要像那法利賽人一樣,徒有華美的外表,內心卻頑固如石。願上帝持續指引我前面的道路,教導我如何走這條充滿真實活命的美好旅程。   「 … 許多人以我為怪,但你是我堅固的避難所。」- 詩篇 71:7

榮耀上帝

  ˊ午休時間,整理完餐廳後,我和怡樺排長稍微聊了天。   「陳排,為什麼妳的皮膚這麼好啊?我最近瘋狂地冒痘痘,都覺得自己快被痘痘毀容了。」我好奇地問。   「嗯... ,或許是我們家族遺傳的吧,我們家人很少有青春痘的困擾呢。」她說。   「所以人真的是生而不平等啊!」我開玩笑的說。   她燦爛地笑著回應:「不會啦!上帝關了你這道門,還會替你開另外一扇窗的。」   「嗯,講得真好;就好像當時世人質問耶穌基督:『這個人為什麼瞎眼,是不是他父母犯了什麼罪?』而耶穌基督回答:『這個人瞎眼並不是因為他父母犯罪,而是上帝要藉著他來彰顯祂自己的榮耀』,說完就用泥土與口水和在他的眼上,然後瞎眼的人就得到看見。眾人都為之驚奇。」我熟稔地引用聖經章節說故事。    她露出認真的神情問: 「嗯... ?可是為什麼要『彰顯上帝的榮耀』呀?」   我接著說:「妳聽過力克˙ 胡哲的故事嗎?他天生就沒有雙手與雙腳,卻因為『信』而得著力量,沒有手腳的他仍然能夠因為 『信』而過著不受限制的生活,沒有手腳的他仍能自理生活、仍能游泳、仍能踢足球、仍能做他所喜愛的事、仍能活在他所熱愛的生命之中,這時候他的 『信』就榮耀上帝了... 。」   「等等,我的疑問是為什麼要『榮耀上帝』呢?難道人靠自己的力量不可以嗎... ?」她仍然疑惑。   「我澄清一下,我並不是說靠自己不好,而是人若沒有信仰,單單倚靠自己的力量,是比較容易軟弱、受誘惑、感到無力的;相較之下,我若知道我的生命中有一個方向,在我面臨困難、軟弱無助之時,祂能成為我的倚靠,是我的避難所與力量來源,那麼我就能夠得到繼續往前走的勇氣,這時候就是 『榮耀上帝』了。」我笑著說。   「哦,我懂了」她再次露出笑容。「好啦,差不多該休息了吧,午安!」她說完隨即轉過身往休息室的方向走去。    我面對背對著我的她說: 「嗯!午安。」隨後也跟著離開。   或許正如同使徒保羅所說的:「... (人人)都虧欠了上帝的榮耀。(羅馬書3:23)」。我躺在床上,悄悄地對自己說:「我的心哪,你要堅守信仰,時時稱頌上主 耶和華。」

呂泉生紀念音樂會心得

  若邀我用一段簡短的話訴說參加「99週年呂泉生紀念音樂會」的心得,我想我會引用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塞慕爾·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曾寫下的一段話:「如果有人曾在夢中去過天堂,並且摘了一朵花當作去過天堂的證明,夢醒之後,竟發現那朵花在手中,那時你又該如何?」   我不斷想起楊牧師傅教導我們:「耶穌基督教門徒的禱告,是願上帝的國臨到地上猶如天上,這豈不是要我們能夠在地上的國學習相愛,好讓我們在地上就能品嘗到天國的滋味嗎?」   音樂會隨著楊牧師所指揮的「阮若打開心內的窗」,由神岡耶斯列聯合詩班、威貝樂室內弦樂團、豐盛教會、豐原教會、吳文卿老師、顏子宴、李師語......等團體及個人,併所有熱愛音樂的人們美好的歌聲畫下圓滿的句點。返家後,我久久不能自己,仍在腦海中不斷浮現大合唱時那美好的場景,讓我感到無比興奮,猶如置身於天國一般;相較於回家後的寂靜,一切都好像夢一般不可思議。   起床後,身體仍因為昨天搬了鋼琴、桌椅、落地窗...等設備而感到稍稍疲憊。到教會參加禮拜時,看著教會的桌椅復原了、垃圾整理好了、冬瓜茶喝光了、表演團體及觀眾都散盡了,剩下的是參加禮拜蓼蓼無幾的弟兄姐妹;又一次的強烈對比,讓我好像昨夜作了一場浮誇的夢一般。   直到愛餐時間,和弟兄姐妹們一邊用餐、一邊聊天。當我們聊起了昨日的盛會時,我深深地相信自己找到了夢境中的天堂花朵,原來那朵花兒的名就叫做「你我共同交織的美好回憶」。

第五車廂

  文威哥特地載我到隆田車站搭車。因為車班誤點的關係,我搭上了原本應該是五點四十四分就發車的莒光號,更難得的是我竟然還買到了坐位;想起剛剛才和文威哥聊起「這個時段的車班都很容易沒有車位,站著的話我手提的這碗擔仔麵恐怕就要泡湯了呢!」不禁覺得自己十分幸運。   從隆田到了善化,我慢慢地享用著自己的擔仔麵。不久後,我看見一位沒有買到坐票的小姐緩緩地走進第五車廂,與其他乘客不一樣的是她頂著一個大肚子,看起來是一位懷孕不下五個月的小姐。   此時,我一邊吃著擔仔麵、一邊悄悄地觀察,那位小姐偶爾轉過頭探望是否有座位能夠讓自己歇息,然而車廂內卻已經沒有其他座位了,其他乘客們也都低著頭休息、使用手機,似乎再沒有人看見這位懷孕的小姐。   我默默地加快了吃麵的速度,同時想起孟子的教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回想到自己身邊一些懷孕的親友,每當和她們聊起懷孕的辛苦時,雖然沒能夠親身體會,卻也替她們感到當準媽媽的偉大與辛勞。或許,會有那麼一天,我的太太、我的女兒、我的親友們也頂著大肚子搭上了大眾運輸工具,那時候我會多麼希望有個人能夠替我照顧她們、呵護她們...。   終於麵吃完了,我輕輕地拍拍小姐的手臂,讓出了自己的座位...。

小王子與玫瑰

  「我出生自429號星球,某一朵又大又美麗的玫瑰花。」小王子是這麼對我說的。   「那時候我什麼都不懂,最不懂的是為什麼她要隨著風離開429號星球,任憑自己在飄渺的宇宙間遊蕩,好像是在追求自由、又好像是在逃避什麼。」   「她隨著風抽離429號星球後,突然間星球猶如末日般發生了大地震,天崩地裂、不時發生雷雨侵襲,自此之後429星球變得不再美麗。我開始感覺到恐懼與悲傷,原來429星球失去大玫瑰之後會帶來這麼大的打擊,原來大玫瑰就是帶給429星球溫暖、快樂的核心。」   「429星球漸漸地變得不適合我居住了。一陣風吹來,我也踏上那陣風,在宇宙間追求著自由,又好像是在逃避著什麼。」   「偶然間,我在某顆行星上遇見了一朵小玫瑰。她真的好美,我該怎麼說我有多愛她呢?她好像大玫瑰的縮影,頂著鮮艷的片片血紅花瓣,散發著陣陣獨特薰香,我相信每個人見到都會愛上她。」   「我愛她,所以我穿上了我最好看的披風來到她面前,因為我希望她也能夠愛上我;然而當我伸出了我的右手接近小玫瑰時,卻被她天生的刺扎傷而急急地縮回了我的右手。」   「頓時間,我回想起大玫瑰離開429星球時帶給我的傷痛;我好害怕,是不是因為我做錯了什麼,所以永遠配不上小玫瑰呢?所以小玫瑰也要離我遠去呢?這份傷痛,好像讓我再一次經歷了天崩地裂般的末日。」   我靜靜的聽小王子說起他的往事,他的眼神看起來好憂鬱,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該安慰他說「其實每一朵玫瑰花天生就有有刺,其實你只要好好認識她、瞭解她,就不再那麼容易被扎傷」。   「你覺得我還可以繼續愛那朵可愛的小玫瑰嗎?」小王子認真的看著我。   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那麼認真的小王子,所以選擇沉默。我想,時間會給他一個最滿意的答覆。

更夫

  在值夜哨時,我喜歡自己被編排到清晨四點至早上六點的班。我常常懷念起自己還在前一個營區時,身旁空無一物,甚至連聲音也沒有,一個人靜靜地守在庫房外,仰望趨近於黑色的深藍天,探望著明月,數著亮度不一的點點繁星,享受著隻身的孤寂。   直到時間過了四點半之後,天空像是一幅被渲染的抽象畫,映入眼簾的是黑夜、雲彩與光影漸層交錯的畫面,耳朵開始聽見了貓頭鷹、白頭翁、綠繡眼、麻雀、蟬、雨蛙、蟾蜍... 等等的蟲鳴鳥叫,眼前開始出現了攀木蜥蜴、綠油油的草皮與露水、高聳的常綠大喬木(別名:猴不爬樹)...等等,讓人不再感到寂寞。此外,這讓我覺得自己好像一位古代守更的更夫,靜靜地守候著夜晚,靜靜地保護著大家的安全,直到看見劃破黑夜的曙光,直到下一位衛兵前來與自己交接,我們終於可以回到寢室內安歇。   上行之詩提到:「我的心等候主,勝於守夜(台語版聖經譯為:守更)的,等候天亮,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詩篇130:6)」現在,每當值夜時,我都會想起這一段經文以及自己在前一個營區所見所聞的景象,令人不禁一再回味。   我願自己不只是在值勤時像一位更夫,而是在生命的每分每秒像一位更夫;在我的生命經歷到死蔭的幽谷時,正如副連長常常對我說:「我認為當兵真正讓人學會的是『等待』。」夜雖長,但天終將會綻放光茫,只要我們願意等待,就能在信心裏得到盼望、得著平安。

徒勞?

  每天在值勤時,我大約會花將近一小時的時間打掃中山室。中山室是個人口出入相當密集的場所,所以即使我掃過、拖過地,地上的磁磚板也很快地沾染了每個人捎來的鞋印、灰塵、泥土、積水 … 。也因此,不少人經過我身旁時都對我說:「又在徒勞啦?」「其實很快就髒了 … 。」然而也有些可愛的女孩子見到我把地脫得乾淨,不忍心再走過,所以逗著我說:「你拖得這麼乾淨,叫我怎麼好意思走過去呀?」   我常常一邊打掃、一邊想著:我所做的一切究竟是不是徒勞呢?好像我對信仰的追求,卻未能明顯見到生活的改變;好像我對情感的付出,卻未必能與回報成正比;好像我對友誼的寄託,卻因為偶然的誤會而反目成仇 …… 。有些事,的確讓我怎麼想也想不透;而且到頭來,一切都看似徒勞無功,並且讓人感到沮喪。   然而,這就代表著我不用再那麼用心的掃地嗎?又有多少人發現到我把磁磚上的積水擦乾,避免掉多少次滑倒的危險呢?就好像有些事,即便我怎麼想也想不透,直到走過、經歷過之後,才體會到它在淺移默化之中帶來的改變與成長。   又好比學習,學無止境,難道我能說學習的再多,也會有無限多的知識迸出來,所以怎麼學也是沒有意義的嗎?我相信學習本身並不是目的,目的在於我願終我一生透過學習來精進自我,即使必然會經歷失敗與挫折,這也終將成為我生命中寶貴的滋養,失敗也失敗的大有價值,我想這才是學無止境的真諦,而且,這絕對不會是徒勞無功。

姑息養奸

  某日,我晾在部隊曬衣場的運動短褲突然從人間蒸發、消失無蹤。迫於無奈,只好自行到軍用品店再買一件陸戰隊運動服短褲穿。   不久後,我在部隊中的好兄弟問我:「佳正,你有借某某學長運動服短褲嗎?我怎麼看見他穿的短褲上面寫著你的名字…?」此刻我才明白,原來我的運動短褲竟成了該名學長的「囊中物」;我開始仔細回想,想起自己曾經把一副碗賣給了他,但學長始終未付給我費用;此外,也聽聞一些該名學長向其他弟兄借錢,卻未還錢的故事,讓我開始對學長的人格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但反省自己是否對這件事情採取過相關的行動後,我才想起耶穌基督的教訓:「人若得罪了你,就責備他;他若悔改,就饒恕他。」倘若我未曾把這件事情向該名學長提出來,或許他不是故意的,他也將會因此在我心底成為一位有罪的人,並且不願再與他有所往來;然而我若給他一個台階下,讓他有把欠我的東西歸還我的機會,那麼我不僅僅是拿回了應屬於我的東西,他的罪惡也將蒙得饒恕。   即使,我是一位生性內向,不愛與人計較爭執的人,想到此處,也不禁鼓起了勇氣向該名學長提出了我心頭的疑惑,學長也因此對我道了歉,並承諾在下週會把所有欠我的一次歸還;而我因此事而抑鬱的心情,也變得豁然開朗了起來。   或許這是相當值得我們學習的一件事情,讓我們因著愛,責備那得罪你的,讓他有機會改過自新,讓他成為更好的人,同時也保護了自己,不再被他人得罪;同時也讓我們生活的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 臺灣部隊可以有臺灣部隊的文化; 然而基督徒也能夠擁有跟隨救主耶穌的文化,不是嗎?^_^

輔導?輔導長?

  「康健的人不需要醫生,有病的才用的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馬可福音 - 2:17   某日早晨,我在營輔導長辦公室內遇到連輔導長帶著一位士兵前來找營輔導長協談。協談完畢後,連輔導長請士兵先行離開,並且私底下與營輔導長談論關於該名士兵的情況:   「報告營輔導長,事實上我覺得那一名士兵的心態有問題,讓人感覺到他似乎是為了逃避訓練而一直想要去就診…。」   營輔導長回應:「我想,我們並不能夠因為士兵的行為反常就否定了這一個人,不去協助他、輔導他解決問題,更何況我們是輔導人的『輔導長』呢?」   對話完畢後,連輔導長離開了辦公室。營輔導長知道在一旁的我偶然聽見他們的對話,來到了我的身旁坐下,並笑著問我說:「佳正,那你覺得呢?」   此刻我的心頭已激起了許多漣漪,對於身為基督徒的我而言,我不斷想起耶穌基督的教訓:「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營輔導長的話引起了我的共鳴:倘若士官兵們人人都沒有生活、態度、心緒上的問題,那又怎麼會需要輔導?那又怎麼需要輔導長呢?   願我們都能夠擁有一顆謙卑的心,學習服事我們中間那最缺乏、最有需要的人;如同耶穌基督為門徒洗腳的樣式,併祂所說的:「你若願意做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直到我們看見上帝的國臨到我們中間,如同在天上。

復仇者

  「只要是人,就會有恐懼。」電影《復仇者聯盟 2 》劇中的 緋紅女巫 擅長運用操縱心志的能力,讓人看見幻象,並面對自己心中最深處的恐懼。我們在其中看見了具有超級能力的英雄們原來也具有人性軟弱的一面,即使是萬夫莫敵的英雄,也必須要面對自己心中深處的恐懼;劇情因此讓人感到跌宕起伏,並引起人人的共鳴。   我們的英雄──主耶穌基督也是如此:「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主耶穌基督明白,祂預言到自己即將被祂的學生出賣,另一位學生在雞叫以前將不認自己三次,此外祂還必須要面對世人的逼迫致死 … 。面對背叛、冷落、死亡 … 等恐懼的試探,祂深深切切地對上帝獻上祈禱:「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 求你使我同你享榮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榮耀 。」最後,耶穌基督果然為了贖回世人的罪而被世人釘死在十字架上,然而,祂卻用了祂的死(在世人看來「死」即是失敗的象徵)彰顯了上帝的榮耀,祂的榮耀竟讓瞎眼的得到看見、讓迷失的蒙得尋回、讓無知的啞然無語 … 。   恐懼固然使人退縮,但我們在學習面對自己恐懼的過程中,上帝要讓我們得到剛強。   我也不禁面對起自己的軟弱與恐懼,原來我也曾在不知名的原因下被朋友冷落、曾因為追尋自己的信仰而面對感情的失敗、曾在幼小的時候面對到家庭的失和、曾在年幼無知的時候面對同儕的排斥、也曾在最無助的時候面對到至親的離世及自己的精神疾病問題 … 。然而,誠如電影其中一句經典的對白:「機械與人類不同,機械是冰冷的,然而人類卻能夠在錯誤中記取教訓而成長,並因此擁有能力來面對生命中的挑戰。」我想,這正是上帝初造人類時最無比奧妙的設計,是人手造的所無法比擬的。   我對愛我的人獻上真摯的感謝,因為那份愛使我枯乾的心靈得到滋潤,伴我走過生命的幽谷;也對恨我的人獻上感謝,因為這讓我體會到世俗的「完美」並不美,並讓我們在殘缺中更加探索生命的真諦。或許,我的心中也住著一位復仇者,雖然他沒有龐大的毀滅力量,也沒有無限的再生能力,更沒有操縱他人心思的法術,但願他有一份鋼鐵般的意志,不用「惡」來復仇,而是用「愛」來讓這世界變得更美善,直到我們再見那上帝初造人類時的美好。

見微知著

  和部隊的弟兄們聊起了《哈利波特》,其中反派角色佛地魔不惜一切,為要創造出他的理想世界,而搶奪更多強大的魔法力量、權柄。聊得正盡興時,我插了話說:「魔法世界的人想要權與力,現實世界(臺灣)的人想要賺大錢。」語畢,大家都笑了,似乎認為我在說笑話。   來自澳洲的華僑學弟聽見我這麼說,和我聊了一會。他問:「學長,你說有錢的人越來越富有,使沒錢的人越來越貧窮是一種罪惡,但事實上我認為有錢的人有他的快樂,沒有錢的人也有他的快樂呀。此外,我覺得通常有錢的人生的孩子少,貧窮的人生的孩子多才會導致如此。」我望著他認真回應我時的雙眸,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回應。   就寢時,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不斷思考當時候的對話;難道我的想法出了什麼問題嗎?如果政府沒有訂定最低勞工薪資、設置繳稅制度回饋社會、建立福利機構保護弱勢團體... ,任憑有錢的人獨佔更多的資源與金錢,並壓榨貧窮人,當貧窮人連自給自足、一頓溫飽的能力都被剝奪時,社會還有公平正義嗎?餓死了窮人家難道不是一種罪惡嗎?當有錢人已經足夠有餘,卻在追求奢華之時,貧窮人卻連基本的生理需求都不能被滿足,這樣的國家怎能享有和平的「和」(人人有稻禾可吃)呢?   或許世俗人們仍然志在賺大錢,仍覺得我所說的只是個玩笑話;但願我能夠親眼見到有那麼一天,我們能夠志在發展和諧民主的社會,共謀民族的成長與進步,而非志在賺大錢。 「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以賽亞書61:1-3

電線桿與耶穌基督

  當我在練習鋼筆書法,寫著蕭泰然老師的「耶穌召我來走天路」一曲歌詞時,坐我身邊的學弟看見,覺得有意思,對我開了個小玩笑說:「學長,為什麼要替『電線桿』打廣告呢?」我笑著,卻不願給予太多回應。   我在心中不斷地思考為什麼學弟會對我開這個玩笑、為什麼他會覺得我是替『電線桿』打廣告,而不是在傳揚耶穌是救主的消息?或許,對於沒有信仰的人而言,「耶穌」不過是一個常常被黏在電線桿上的一個人名;但對於經歷過救主恩典的我們而言,「耶穌」是普世的救贖者、是願為人類捨命的大牧人、是末世的光、是生命的意義。   然而,這樣天大的差別竟只在乎於「信」與「不信」之間;世人沒有需要耶穌基督的自覺,在這中間更讓我們看見了「將福音傳到外邦人中間」的迫切需要。   主啊,願天上、地下,無不頌讚救主基督耶穌的聖名,阿們。 「...(彼得)就對他們說:你們知道,猶太人和別國的人親近來往本是不合宜的,  但神已經指示我,無論什麼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潔淨的 。」- 使徒行傳10:28

破百

  轉眼間,入伍至今已過了八個多月。部隊的弟兄們流行使用一套手機軟體,只要輸入入伍及退伍的時間,系統會自動換算距離退伍的日期尚餘幾日、退伍完成進度百分比。近期常常在臉書上看見同梯的弟兄們發表了附圖的文章寫著:「距離退伍日終於『破百』了... 」等圖文,我一方面替他們感到開心,另一方面細細地思考著。   打開了我的部落格,發現自己這些日子來公開發表的文章數,原來也在無形之中默默地「破百」了,我覺得這相較於距離退伍時間的「破百」是很有意思的對比。原來弟兄們在意的是還有多久才能夠離開部隊,回到專屬於自己的生活裡。在這「生命的數字」之中,是一個「遞減」的概念;然而,我所嚮往、所在乎的並不是我何時才能夠離開,而是「它」在我生命中留下多少回憶,不論甜美或是艱苦,都化為我多少的文章、都化為我生命的感動,累積了生命的意義與豐富,是「遞增」的概念。   或許我這麼寫,大概會有人說我自傲;但生命的意義不就是看人注目於何處,人就在何處得到豐盛嗎?   願我們都能夠細細數算生命中的點點滴滴,然而這不是教我們失去日子,而是得著豐盛。 「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詩篇90:12

無知

  週日下午在耶斯列之家彈古典吉他。那把吉他的弦因為老舊,所以與琴衍交接之處包覆線絲的金屬線生鏽脫落,導致我彈不了多久後第四弦就斷了。晚飯後,我到樂器行買了一組新的尼龍弦,想替那把古典吉他趁這次機會一次更新,也當作為教會盡一點微薄的奉獻。   看到我在換吉他弦的明仁開玩笑地質疑我說:「阿你會換嗎?」我有些理直氣壯地邊換邊回答:「會呀,我學了六年吉他,第一把學的就是古典吉他呢。」「唉喲,真的會喔!」明仁看見我快換好了一條弦後說。   一旁的楊牧師本來默默不語,直到明仁說完後,他也奈不住地說:「嘿嘿,從明仁這一句話就可以知道明仁是『真的不會換弦』了。」聽到這一句藏話的話,我的心底除了一頭霧水之外,還感到有些不服氣; 因為這分明是一邊指著明仁不會換弦,一邊暗指著我對於古典吉他 欠缺瞭解、 不夠專業; 而我也實在不明白自己哪個步驟出了差錯,又或者遺漏了哪一個細節,只是自尊心開始悄悄地在心頭作祟,竟開始對身旁的建議感覺到抗拒。   事後,我對這件事情進行反省:我想起聖經中的法利塞人,自許為上帝所愛的選民,與眾不同、分別為聖,心頭被驕傲所佔據。有一回, 與耶穌談論時,耶穌說:「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還沒有亞伯拉罕就有了我。(約翰福音8:58)」法利賽人無法接受,就想要拿石頭砸他。在這件事上,難道我不也像法利賽人一樣活在既定的模式裏,自以為瞭解甚多而產生了驕傲,直到出了洋相仍然愛好面子嗎?但是身為基督徒的我們,難道要愛世人的榮耀(面子)更甚於上帝的榮耀 (約翰福音12:43) 嗎?   想起了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的無知。」於是我在心頭默默地向上帝獻上祈禱:「主啊,倘若我的經歷或學識會使我驕傲而背離了祢,那麼求祢讓我成為無知的人,因為這能教導我一生謙卑學習、跟隨祢,阿們。」

擇善固執

  從週一忙碌到週四下午,我拖著疲憊的心靈到部隊裏的桌球室打球,然而除了我之外,我身旁的朋友們仍有業務需要忙,所以沒有人陪伴我打球,我得學習自己與自己獨處。   我沉穩地拿著桌球拍,開始面對著牆壁進行擊球練習。或許是因為一陣子沒好好地專注打球,也或許是因為身子還沒暖開來,起初對著牆壁打了約五十幾次球就落地了;然而心情竟隨著從額頭上滑落地汗水、逐漸暖開地身子(或大腦分泌出來的腦內啡)及專注於一發一發所擊出的乒乓球而逐漸開朗,讓我忘記了生活中惱人的瑣事。不知不覺中,心情漸漸的沉澱了下來,在某一次的練習中破了自己的紀錄,連擊了三百一十五球。   我感謝上帝,讓我過去面臨身心症時賜我力量,得以跨出了自己的心房,能夠堅持到教會學習打桌球;透過打桌球拓寬了我的視野、建立了我的人脈、強壯了我的身心,甚至堅定了我的信仰,讓我得以享有身心靈合一的感動。   或許,這段經驗醒了我一些事:有些事情雖會遇到許多挫折,仍然值得我們繼續堅持下去。好像詩班的練唱,總要勇敢地錯過幾回,承認自己的錯失,才能唱出悠揚的樂曲;好像愛情,總要勇敢地跨出自己的心房,不怕愛錯,才能不後悔自己從沒愛過;好像信仰,總要堅定地跌撞過幾回,未見而信、勇敢追求,才能在庸碌紛擾中看見真理的純粹。   生命何其短暫,但願我們能在其中擇善而固執。

領跑

  身為國軍的一份子,自從某日的夜行軍之後,我的腳踝不斷地隱隱作痛,所以好一陣子的晨操我都被編排到「慢慢跑小組」進行兩千公尺的慢跑訓練。「慢慢跑小組」包含我在內只有五個人。身為較資深的學長,長官請我負責帶隊,領其他四位有痼疾的學弟一起慢跑。   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記得以前的自己只要跑了六百公尺就會累到嘔吐;一直到現在,跑兩千公尺對我而言只是不累也不喘的小蛋糕。然而看著列子中的學弟,就彷彿看見入伍前的自己:對於每日兩千公尺的訓練沒有足夠的信心,從未挑戰過超乎自己體能極限的訓練... 。我回想起當時耶斯列之家(教會)的弟兄姊妹得知我對體能不行的消息之後,就發揮了互為肢體的力量,懂得慢跑的來教我跑步、會拉單槓的帶我練習單槓... ,直到某一天我跑出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一場兩千公尺,心中的感動實在難以言喻。   我一邊跑著,一邊沉穩地對著他們說:「學弟,手臂的擺動很重要,它會影響到你重心的位置,所以雙手要往前擺動而不是往左右,避免力量往左右邊分散了... 」「每一個腳步都要配合呼吸來進行調整... 」「留意跑步的平均速率,別一下子跑太快導致後繼無力... 。」我一句一句與學弟分享跑步的經驗,好像當時教會的弟兄姊妹及部隊中的長官、學長教導我的一般。   直到我們一起順利跑完兩千公尺後,我聽見某一位學弟興奮地對我說:「學長,這是我第一次跑完兩千公尺,感覺好棒!」我笑笑地看著他,心底著實地替他們感到開心,同時也覺得很有成就感,原來領人成長是一件這麼讓人感到喜悅的事情。但願這些學弟們在未來當了學長之後,也能夠樂於分享這些跑步的經驗給下一屆學弟,正如同弟兄姊妹們教我的;而我教他們的,讓這份愛得以傳承下去。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  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4-35

自然的教訓

  一日,我負責站早上六點至八點的衛兵,本來有些心情不甘願,因為這代表著我必須比所有人提前三十分鐘起床準備;但後來竟發現在這一個時段的衛哨有那麼多精采有趣的事物值得人去觀察、值得人去省思。    麻雀   執勤時,我一邊巡邏,一邊埋著頭思考,同時感受著時間從我生命的指縫中流逝。突然間,耳聞陣陣麻雀吱喳的叫聲,撇過頭探望,眼前的草皮上有不下二十隻的麻雀正在覓食,模樣十分討喜,想必古人所說的「雀躍」正是在描述我眼前的這幅景象吧?此外,看了時間,當時候是早上6:20,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師長們總是對著我們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即便當時候我還小,不懂得這句諺語的含意(也沒有想要吃蟲子的打算),這句話竟也在無形之中烙印在我的心裏。我開始敬佩起先人透過觀察大自然進而反省自己的生命,因而得著智慧,我想這正是人類成為萬物之靈的重要關鍵。    螞蟻   時候到了,麻雀散盡。我再度低著頭,信步於清澈地水溝旁。不經意間,驚見一條猶如童軍繩般寬度的螞蟻行軍,牠們正在搬運著豐盛的美食(毛蟲)。在社會學的觀點中,認為人類在個體的生長或發展的過程中,都是在社會裏進行的,並且以延續社會之生存為目的。我靜靜地看著螞蟻,螞蟻雖小,苟且偷生,竟然懂得凝聚彼此間小小的力量,以維護種族之生存。螞蟻尚且如此,人類呢?台灣民族呢?    魚   走著、走著。看見了溝裏的魚,我想走近好好地看看牠們,卻因為牠們的天性使然,非常怕生,所以馬上逃得不見蹤影。   回頭看看附近池子內的魚兒,倒是相當親近人的。只要人們走進池子邊,裏頭的魚兒就會游近人的身邊,癡癡地望著人,並且不斷地對人張嘴,彷彿在訴說著:「哈囉~今天你要給我吃什麼好料的嗎?」   我想這正是被人類馴養以及未被馴養的差別吧。據說,魚平均只有7秒左右的記憶能力(但後來經實驗證實,魚的記憶能力絕不止於7秒),然而透過餵食,竟也能夠改變魚兒自衛的天性,讓人類與魚能夠建立互信的關係;那麼人與人之間、人與上帝之間是否也能夠建立如此美好的關係呢?我不禁回想起一段美麗的經文:「我的心,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祂的恩惠。」   原來自然是如此的奧妙、精彩。人類能夠透過觀察來瞭解到許多道理,甚至能夠體認到動物與人類之間如何建立關係。正如同自然主義哲學家 福祿貝爾 曾這麼說過:「人啊,你遨遊在田園裏,你躊躇於原野間,怎麼不聽著自然所給你的靜默地

關係

  隨楊牧師到耶斯列農場工作,牧師請我使用有孔的木板來加強豬舍(雖說是豬舍,除了豬之外裡面還有雞、鵝、兔、偶爾會有天竺鼠,未來會引進羊)的籬笆,避免外來的野狗入侵,鬧得和平的豬舍雞犬不寧。   我用堅固地繩穿過了木板上的孔,並且兜了幾圈,然後再把它給綁在支撐圍籬的竹竿上,,自以為這樣會比較堅固。一旁的楊牧師見狀,馬上糾正我:「嘿,你這樣在木板上兜圈子,事實上並不會讓圍籬變得比較堅固呀,應該要透過繩子,讓木板與竹竿一起多繞幾圈,木板與竹竿才能夠建立起關係,整體才能變得更加穩固。」「啊,對吼... 。」我恍然大悟地說。   這讓我開始反省起自己與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我思考著:自己是否跨出了自己的心門來與人交際、相處呢?在面對上帝之時,我是否走出了自己的思維框架,更深地瞭解基督的背景與歷史,與祂建立更加堅固的關係呢?   牧師糾正了我之後,我開始細細地注意起自己綁籬笆的每個小舉動,讓我所經手的每一個細節都變得更加堅固。不久後,我聽見牧師對我說:「沒錯,這樣綁很好,如此一來我們就不用在擔心野狗入侵了!」

爸爸的卡拉O.K.

  上週末是我軍旅生涯中的第一次留守,雖然因此打亂了我所有的週末計畫,卻也因此讓我在其中得到了寶貴的回憶與感動。   週六,我們留守的弟兄們被派遣到廢棄的長青廳(交誼廳)進行整理,處理約莫二、三十年前的廢棄影音卡帶。在整理過程中,我不經意地抬頭一看,發現原來這間廢棄的長青廳曾經是間軍人用來交誼、娛樂的卡拉 O.K.(Karaoke) 廳,頓時間對於爸爸(曾是職業軍人)的許多回憶湧上心頭,於是跟身旁的學弟棊喨分享起關於爸爸及他的卡拉 O.K. 的故事。   「我的爸爸很喜歡唱歌,他跟我媽媽也是在卡拉 O.K. 廳相識,因而相戀(據說,是我老媽看見老爸,並主動請他吃一塊鹽酥雞後,開始對彼此有更多的認識 … )。他熱愛卡拉 O.K. 的程度,甚至到了購買了一整組專業的音響(高約一公尺、寬深約四十公分)、約莫五十幾片炒菜鍋般大小的影音光碟片、一系列的擴大器設備安裝在家裡呢!」棊喨聽完有些驚訝地笑了笑,而我卻還有更多的感受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與他分享。   直到自己入伍擔任國軍的一份子,再看見到部隊內長青廳的裝潢,我才深深切切的體會到榮耀軍人的背後,不免要承擔多少苦悶的心情;此時,卡拉 O.K. 就成了他們簡單又時尚的休閒娛樂。而我深信爸爸把他最愛的卡拉 O.K. 不惜重本購買整組回家,絕不單只是為了自己的興趣,更是為了喜愛唱歌,又有美好歌喉的媽媽,甚至因此,我們家的兄弟姐妹們都在耳濡目染之下,愛上音樂。   此時,再看著擺設家中二十餘年、堆積了些許塵埃的卡拉 O.K. 設備,彷彿感受到喜愛唱歌的爸爸仍然活在我們的心底。或許,爸爸買的不僅僅是一整組卡拉 O.K. 的設備,更是把他的愛,用難以言喻的方式分享到了我們這一個小小的家庭中,只待我們能夠發現、只待我們能夠體會。  ================================= 雖然長大後的我變得不怎麼喜歡卡拉 O.K. , 常常認為音樂有更多的內涵不是卡拉 O.K. 裏死板的伴奏能夠表現的, 但不能否認的是我因為卡拉 O.K. 文化而更深的愛上音樂。 正如同我雖然有些時候不是很欣賞我的爸爸, 常常認為他難以親近、總是鬱鬱寡歡的感覺, 但他實在是我生命中的一位大巨人,是我在家庭裡的一座靠山, 因為他,讓我看見了更寬廣的世界; 因為他,讓我無

一笑

圖片
  最近,一口氣讀完了古龍的《七種武器》全套系列小說,看遍了作者使用撲朔迷離、千變萬化的手法道盡了人生百態、喜怒悲懼,再回過頭看古龍對小說所題的字「一笑」,心底不禁對作者的豪氣產生了滿滿地敬佩。   前些日子,和朋友談論到關於樂團的事,朋友對我說:「... 我建議樂團還是以『敬拜團』為主。」習慣鑽牛角尖的我雖笑著點了頭,心底卻萌生了許多批判的聲音:「上帝的榮耀難道僅來自於敬拜?上帝的愛難道僅存在於教會?上帝的真理難道僅存在於聖經?為什麼要把自己的領域局限於敬拜而已... ?」越想越覺得不是,於是我快快地離開了現場,到運動場上跑步散心。   跑步的過程中,不禁又想起古龍在小說前所題的兩字「一笑」,思想著究竟是什麼樣的氣度、什麼樣的寬容能夠涵納生命中各式各樣的酸甜苦痛,然後一笑置之呢?吳念真曾經在《佐賀的超級阿嬤》推薦序中提到自己母親曾在人生低谷時這麼對他說:「... 再艱苦,也要笑給天看。」更是讓我打從心底尊敬起這位生命的巨人,她笑看人生的決心與毅力。   跑著、想著,不知不覺中嘴角揚起了微笑,心底的不快也漸漸釋懷了。我想這一份笑看人生的力量正是來自於愛;唯有用一顆清澈明朗的心,我們才能在笑裏得見真愛、在愛裏綻放笑顏。   也因此,我默默地在心頭對自己說:「不論生活還有多少艱苦,不論仍要面臨多少挑戰,但願我們能在基督裏合一,並且豪氣地笑看那豐盛人生。」

不明白

  某日,我在教會幫忙餵毛毛(飼養在神岡教會的狗),除了一如往常在餵食之前訓練牠坐下及握手之外,我還刻意延長了餵食 間隔 的時間,想要讓毛毛學習等候,不要讓牠看到食物就按捺不住性子地往人身上跳,想討食物吃。只是教學的時間不夠,牠好像仍然不明白我所下的命令,所以馬上就失去了注意力,不斷地跳到我的大腿上來討牠所意愛的美食。   如果毛毛學會了等候,牠不僅僅能夠從我的手中得到牠最想要的獎勵,我想,這對教會的弟兄姊妹而言也是有福的, 因為如此一來,毛毛在禮拜結束後的用餐時間可能就會變得比較安分,不會輕易地打擾到大家吃飯與交流。只可惜是牠還沒有足夠的經歷,仍然不明白我的安排,牠還沒能夠相信乖乖地安靜等候,我必給賞給牠(或者說對教會)最好的。   反省起自己,難道不也像是毛毛一樣時常急性子嗎?沒有足夠的生命經歷、沒有堅毅不搖的信心,在面對到生活上的大小難題時,正如同毛毛一樣急躁,始終不明白主必有最好的安排在其中;然而,主只要我們學習靜默、學習等候、 學習信靠 祂。 「如經上所記: 神為了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  只有 神藉著聖靈向我們顯明了,因為聖靈參透萬事,就是 神深奧的事也參透了。」- 哥林多前書2:9-10

《為什麼是我》青年團契聚會分享

  上週六夜晚,幸芸在神岡教會青年團契分享盧俊義牧師所寫《為什麼是我》一書的讀書心得,這本書的書名讓我感到相當有意思,也勾引出我許多回憶,甚至讓我想起近期內自己所寫的《時間與雕刻》一詩。   本書的書名是一個質問,質問上帝為什麼要讓人經歷這些難以接受的苦痛;曾經,我也質問過上帝這個問題,當我同時面臨摯親離世、家庭紛爭、課業壓力、情感困難、人際問題、信仰偏差、健康狀況以及心理疾病(恐慌症、懼曠症)全部攪和在一起時,我整個人幾乎完全崩潰,彷彿陷入了無盡的漩渦,無法自拔;我感覺到沒有人能夠明白我的心聲,沒有人能夠體會我的感受,甚至連我自己也開始變得不認識自己。   在當時,曾聽聞人對我說「當把一切煩惱交托給上帝」,但我不明白,什麼是交托?我又當如何交托?「凡事都要禱告、讚美」,又誰說我沒有禱告呢?我感覺到自己已經走道生命的絕望之谷,我甚至流淚、甚至跪在床邊,仰望著救恩的十字架祈求,只盼上帝能夠救贖我脫離淤泥與禍坑;但禱告完後,我感覺到一切毫無改變,心中依然毫無平安,「主啊,救我!我已經快要崩潰,我精神已經開始混亂,我覺得自己就快要發瘋,好像正在從高處墜落,好像即將面臨死亡... ,主啊,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是我?」我一再地質問上帝這個問題,而這個問題恰巧是這本書的書名。   然而,時至今日再回首,我發現自己做了一個最正確的決定--等候神。原來,當時上帝沉沒不語,竟是祂所賜予的最佳回應,我才發現原來上帝給了我最寶貝的功課就是等候祂,讓我明白祂必自有奇妙安排。   近期,我寫的《時間與雕刻》一詩,則是在讚美上帝的奧妙。當我一刀、一刀地雕刻木頭時,時間(或指上帝)也悄然地刻著我的心;常有人問我:「究竟你要刻出什麼東西來?」我總是學楊牧師回答:我自己也不曉得它會變成什麼模樣。 正如同時間 (或指上帝)從來未曾回答過我,為什麼我要經歷這些人生的困苦,我的未來究竟會變得怎麼樣?而我與時間 (或指上帝),我們倆同時靜靜的刻著,時間刻著我,我刻著木頭,我們默然不語。   我想,我手下木頭的每一刀、每一刻,都好比是時間 (或指上帝) 在我身上所賜予的磨練。在當下,我們都不會瞭解這一刀究竟有什麼意義,正好比上帝應許撒旦在試探約伯,讓他經歷種種人生中最為悲慟之事,讓他也不禁的一再質問上帝:「為什麼是我?」可是,我們都忘記了一件事情:「神是窯匠,我們是泥」,我們都是上帝的造物,

風幡之動

  自從開始負責站衛兵後,我常常獨自一人靜靜地仰望天空,欣賞天上的雲彩。   看著出了神,心頭竟開始自言自語起來:「咦?雲朵似乎在動;不對,那應該是風吹動了雲朵;又或者那些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我的心已動... 。」這一段自言自語,讓我想起了兒時聽聞關於禪宗六祖惠能法師的風幡之動的故事:「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約:『幡動』;爭論不休,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亦非幡動,仁者心動』。」   「試想,人生在世所經歷的苦難與紛擾,豈不如同風與幡一般?然而,究竟是苦難造成我們的煩惱,還是我們沒有堅定的信仰,所以無法將自己全然交托給上帝,所以庸人自擾呢?」我一個人靜靜地仰望天空,思考這個問題。   於是,我默默地在心頭獻上我的祈禱:「慈愛的主耶穌,人世間雖然有苦難,但有祢是我的避風港灣;祢的話固若磐石,倘若我們照著祢的意思行,必如屋子建在盤石上,風吹不倒、浪濤不去。主啊,也懇求祢堅固我的心,讓我在世間短暫的紛擾中,得見祢奇妙、美好的永恆,阿們。」

時間與雕刻

我的手裏握著美工刀,雕刻著木頭。 人們在走廊來回地走動,有人寒暄問候,有人打鬧嘻笑; 窗外的風颼颼地吹,與樹稍的枝葉合唱共舞; 白頭翁在屋頂高歌,雖沒有聽眾,卻依然樂在其中; 時間他不曾說話,卻也未曾離開過。 而我,靜靜地坐在桌前,手裏握著美工刀,雕刻著木頭。 我的手裏握著美工刀,雕刻著木頭。 赫然發現,時間他竟也悄悄地一刀、一刀雕刻著我。 默默無聲地,褪去我的表層,讓我看見真誠的自我。 我問他:「時間啊,你要將我雕刻成什麼模樣?」 時間他不曾說話,卻也未曾離開過,而且依然雕刻著我, 一刀,一刀,用他那無形的利刃, 分分、秒秒、一刀、一刀地刻著。 我的手裏握著美工刀,雕刻著木頭。 人們問我想將他刻成什麼模樣, 其實我自己也不曉得,但我只願能見他美麗的真誠; 我褪去了木頭的表層,正如時間他默默地雕刻著我。 我一個人,靜靜地,手裏握著美工刀,雕刻著木頭。

邊際效益

  週間休假的這兩日,我負責在「耶斯列農場」乾涸的水池內挖溝填土,並將泥土鋪在坡堤上。挖溝時,我也沒怎麼把「是否把溝挖直」這件事放在心上,所以挖出來的溝忽深忽淺、忽寬忽窄、忽彎忽直。只是我感受到自己專注在每一次鏟土的過程,細細地體會土壤的軟硬度、用心地思考鏟土的技巧;工作時,讓我覺得到時間彷彿停止,不像活在鋼筋叢林般的快節奏生活,唯存活在鄉村林間內的無比寧靜,毫無壓力,讓人深深享受在其中。   不經意間,楊牧師見狀,走到我身後說:「哇!這個好,不像怪手挖出來的溝一樣直,直直地溝不是我們所需要的;這種不怎麼樣直的溝『邊際效益』最好!」我聽見了,但沒有很懂,只是頻頻點頭示意自己接收到這個訊息。   當我們回到耶斯列之家,驚覺天竺鼠忘了帶回來時,我有些心急地問牧師:「牧師,要不要我先騎機車去把牠們帶回來?」「不用啦,午休後再去就可以了」他氣定神閒地說。我又問:「牧師,那我們下午還有沒有要繼續施工啊?」「你不是已經有點累了嗎?」他笑笑接著說:「我們做這些工程並不是為了要趕時間,而是要在耶斯列農場裏,同享上帝創造萬物的美好,就好比聖法蘭西斯的神學觀一般。你看,水道若是直的,那麼水的流速就是快的,如此一來,水道旁受益的土壤就少;倘若水道呈現的是夾彎型,那麼同樣的水流量,慢慢地流,它們豈不是存在得更有價值嗎?」   「每個人生命的終點同樣都是死亡嘛!」他絲毫不諱言地說。「但,慢慢地、細細地體會人生,我們的生命可以因此活得更有價值。」   此刻,我才再次回想起自己雙手握著鏟子在工作時的感動,那心中無比的寧靜;原來生命是可以如此緩下步調,讓人得享安息。

迷途的天竺鼠

  放榮譽假的第一天早晨,我隨楊牧師下瓦磘溪旁的「耶斯列農場」進行一些小工程;我們將乾涸池子內的泥土,用鏟子一鏟一鏟地鏟起,覆蓋在池子旁、堤岸上放肆生長的巴拉草上,為了要讓堤岸呈現階梯狀,一方面方便人在上頭行走,另一方面可以更加有效利用坡提的空間,在坡提上種植。   工作令人忘我,我細細的體會用身體的重量將鏟子鏟入泥土中的感覺、利用槓桿原理將泥土挖起、利用雙腿的肌肉支撐所有重量以避免腰受傷,再用全身的肌肉將泥土安置在坡堤上... 。轉眼間已經日正當中,牧師與我為了替在國中授課的牧師娘準備午餐,匆匆忙忙地收拾,離開農場,未料卻因此忘了將一旁在鼠籠中努力「鋤草」工作的天竺鼠帶回教會。   午休過後,我獨自一人騎著機車回到農場,為了要把不小心遺忘的天竺鼠帶回教會照顧,沒有想到牧師飼養的六隻天竺鼠中,有四隻已經脫離了高將進一公尺的鼠籠,並且四處亂竄。我沒有補鼠的經驗,更何況是在巴拉草遍野、最適合老鼠躲藏的環境中補鼠?於是我好心好氣的在一旁呼喚著天竺鼠們,利用柳丁想要誘拐牠們,但牠們卻不認得我的聲音;我心急地想要帶牠們來到不受野狗干擾的安全之地,但牠們好像無法瞭解我的心思... 。   我輕輕地在心底問上帝:「主,是否,我也像那無知地天竺鼠一樣,不認得祢的聲音呢?是否,我在祢伸出了慈愛地右手,要救我脫離險惡之地時,我卻倚賴著自己、倚賴著環境,一意孤行呢?」   我默默地再次獻上我的禱告:「主啊,讓我透過誠實的禱告來到祢面前,我深知自己所知的有限,甚至常常在面對自己無力解決的問題時,仍然想要倚靠自己,而非相信祢有奇妙安排;難道祢所做的美事我都拋在腦後了嗎?『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祂的恩惠』,別讓我像迷途的天竺鼠一般,讓我認得我牧者的聲音... 。」

夜行軍

  二零一五年一月十三號的夜,我參與了生平第一次的夜行軍。   這一次的夜行軍令我印象相當深刻,走在夜間的高屏溪河堤道路上,雖不至於伸手不見五指,卻也實在是視線不佳,在沒有路燈的情況下,約十公尺外的景色皆是一片漆黑,更甭說地面崎嶇不平;此外,我所屬的營隊,參與本次夜行軍的人數約莫兩三百人,在狹窄的河堤道路上,兩三百人的部隊行進只能分成兩路行走,所以隊伍長度可見一般;而我又恰巧被分配於部隊的最尾端,只要部隊前方的人稍稍一落隊,後面的人就會大大地嚴重落隊,得用跑得才得跟得上。總而言之,這一次的行軍,可說是在險惡的環境下,連跑帶走 的 十五公里夜行軍。      行軍的過程中,不時讓我感到憂慮,懷疑自己是否能夠走完全程;走到中後段時,拖著疲憊又汗流浹背的身軀、磨到起水泡的腳掌、急促地呼吸、快節奏地行進,都不時讓我萌生放棄的念頭; 幸好,路途中有 光毅 、 立州 等 弟兄不時鼓舞著我,要我別輕言放棄,這段支持讓我在這冷冷的夜裡,看見了友誼的光輝。   有些遺憾的是,當我走至最末段(約剩0,5km)時,我的體力已經不堪負荷,完全跟不上隊伍。而部隊的所有人都已經抵達終點之後,因為時間的關係,直接差悍馬車過來接我回營區。但在我回到營區,跟光毅分享此事之後,光毅不但沒有嘲笑我,反而對我的堅持給予一個的肯定,讓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堅持是有所價值的;即使種種因素讓我未能走完全程,也能夠因為堅持而讓自己克服了這一次的挑戰。   隔日,在處理自己腳上起的水泡時,心底不禁油然而生一股感動:上帝的創造是何等奧妙,讓我的身體雖然因為夜行軍而起了水泡,卻也因此讓我的腳變得更加健壯、耐磨;好比我那練吉他的雙手,雖然初學時會感到疼痛難耐,但時間讓我得以適應,並且讓音符透過我的雙手而悠揚。   此時,我又在心底默默地唱起《詩篇》第二十三篇:「...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必不怕遭害,因為祢必與我同在,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 。」   「... 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在盼望中就必不致於羞恥... 。」- 羅馬書5:4-5

捨得之間

  元旦連續假期讓我放了四天的連假,在這四天裏,我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會有一種「放假比當兵還累!」的感覺。這幾天回家陪伴親友,教會弟兄姊妹,真心讓人感覺到十分滿足。   除了痛快地打桌球、瘋狂地陪(ㄅㄟˋ)孩子玩、認真地搭土窯之外,還好好地陪家人吃了一頓大餐...。有時,我真的感覺到自己就已經分身乏術,恨不得自己有兩至三個身體,既能夠陪伴家人、又能夠到教會服事、還能夠練習吉他、寫寫文章... ,做一些自己熱愛的事情,但事與願違,我們總得在捨得之間學習做取捨;不過我很感謝上帝,這些日子我感覺到自己所做的一切抉擇都沒有讓自己感受到反悔。   感到有些遺憾的,則是早在連假以前,我就和阿公阿嬤口頭有約,期待能夠在連續假期時找一天回鄉下去看看他們倆,和他們一起吃頓飯;只是未料到時間實在不夠我用,於是假期間,這件事情就一直懸掛在我的心頭,難以釋懷。   直到我回部隊後,抱持著歉疚的心,並按照習慣撥了通電話關心他們倆,聽見他們倆健朗地笑聲及溫暖地關懷後,我心頭的那一塊大石頭才放了下來。在此我又得到了一個寶貴的經驗,或許,他們要的不只是親人的陪伴,更是親情所帶來的愛與關懷。    感謝上帝,讓我能夠在這美好的假期間有如此美好的體會,並且讓我在捨得之間,學習捨下冷漠、擁抱關懷,讓我們能夠因為愛,滋潤我們的心靈,得見生命的美好。

駱駝山

  面對初來不久的民國104年,部隊裏發起了「新年擴大操課--征服駱駝山」慢跑之旅。駱駝山顧名思義,就是路面崎嶇、不斷呈現「M」字形的山道,就好比駱駝的駝峰一般。   在開始跑駱駝山之前,我從旁耳聞人說「天啊!是駱駝山,我看我們只能用走的,不然會累『趴』...。」時,我開始在心底感受到焦躁不安,因為我明白自己是一位容易受到他人言語而影響自己判斷和情緒的人;不過我也因此不斷地安撫自己那焦慮的情緒,直到我們一齊踏上了駱駝山。   踏上駱駝山後,第一個上坡就讓我感到有些卻步,這是我第一次因為跑上坡而感到整條腿痠到如此難耐;同時我不斷在心頭默默地期許「爬完這段上坡後能夠看見平坦的道路」,但怎知事與願違,一「坡」未平一「坡」又起,在我眼前地山路盡是崎嶇,我開始不敢奢望自已能夠順利跑完全程,只能默默地低著頭,好好調整自己得呼吸及步伐,轉而期許自己能夠把身體調整至最佳狀態,盡力向前邁進。   一步、一步。每每又見到一段上坡,我都感覺到自己就快要撐不下去,但自己心頭卻又不願那麼容易認輸,所以不斷告訴自己「至少跑完這段上坡,有力氣的話再說吧?」沒有想到,每一次撐過坡頂,發現自己還有足夠的體力繼續支撐自己往前行。跑步的過程中,也不斷在腦海中浮現當日讀經的經節:「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必攙扶你的右手,對你說:不要害怕!我必幫助你。」   對於有恐慌症的我來說,讓我最煩惱的,莫過於在自己體力瀕臨極限,或是精神狀況不佳的時候引起恐慌症復發,尤其在面臨自己心中難以克服的障礙之時更是如此。但經節在我腦中浮現的當下,我的心頭卻是滿溢出無比的平安,即便我不知自己是否能夠跑完全程,我也深知我的主不論在高山或是低谷,必定與我同在。   後記:感謝神,最後因著神的恩典,我也順利的全程跑完駱駝山。